手机小说 > 都市小说 > 三国奇公子 > 第717章 荀彧的自救

第717章 荀彧的自救(2 / 2)

而后荀彧神色一变,带着几分洒脱说道,“先贤有云:明主之官物也,任其所长,不任其所短,故事物不成,而功无不立。物之各有所长所短也!故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还望陛下明鉴!”

荀彧所说这句话,出自《管子》,大意是英明的君主任命官员,根据其本身的长处和短处去用人,要让他发挥长处,不让他的短处暴露出来,所以做事没有不成功的,想要立功没有不得立功的!后半句则是满满的批判:乱主不知物之各有所长所短也!是说昏聩的君主不知道臣子有什么长处短处,这也是国家混乱的缘由!

荀彧虽然隐匿了乱主不知这四个字,可言语之间的批判,却是狠狠地回敬了天子,我是我,我侄儿是我侄儿,我二人各有长处,就是陛下你让我二人相比,也是不分伯仲,难以分出高下,之所以荀攸犯错,是因为没有用对地方,这个责任是你皇帝的责任,而不是只有我侄儿的责任,一个英明的君主,选拔官员是用他的长处,摒弃他的短处!如今荀攸犯错了,难道天子你就没有一点责任?

读过《管子》的人,自然是带着几分诧异看了荀彧一眼,这位带着几分温文尔雅,平日里风度翩翩的美男子,这次竟然这么严厉的批评天子,确切的说,是在骂天子昏聩,课件天子这样的小手段,着实让这位心中气愤了!

那些没读过《管子》的,也明白,这位狠狠地将天子的话语给顶撞了回去,反而噎的天子没话说,要是我那侄儿有错,作为天子,你也有用人不当的指责,若是小官小吏,任用不当是我荀彧的错误,可我侄儿是益州刺史,是朝廷如今掰着手指头也能数得上号的高官,犯这么大的错误,就是你天子用人不当!

看到天子那悻悻的表情,朝中那些大佬也明白,天子恐怕没接触过《管子》,一个个心中登时多了几分别样的意味,天子这下丢脸可丢大了!毕竟不知不觉的被人骂昏君了,天子还以为荀彧不过是在批评自己,这小天子,当得也是足够悲催的,你撩拨谁不好,偏要去撩拨荀彧?若是之前,荀彧还能退却,可荀彧犯了糊涂,打起了陆浑山的注意,现在要是不强硬一点表明心迹,向那位大司马靠拢,在朝中会遭受怎样的待遇,荀彧简直不敢想象!

之前荀悦出声,是代表着荀氏的态度,现在荀彧的强硬,代表的就是自己的态度,刘奇本还想着找个机会试探荀彧一番呢!亲近归亲近,可荀彧与荀攸终归不同,荀攸是助自己起家的功臣元老,荀彧却是自己从曹操手中坑蒙拐骗来的,以曹操的人格魅力,能不能再次将荀彧吸引过去,刘奇也不敢保证!

之前刘奇不敬鬼神,可想想自己府中那位穿越者左伯,也对鬼神是敬而远之,更何况,若是王莽是穿越者,那如同历史的轨迹一样,想想刘秀有如神助的战争,刘奇也不敢十分肯定,逃到辽东的曹操和司马懿,会不会有如神助一般,带着一支军队在中原如入无人之境!

现在荀彧表态,刘奇最少暂时能放下心了,荀彧的强硬,就是在向自己传递一个信号,王爷,是你讲我提拔到这个位置上来的,那投桃报李,我荀彧就为你效劳,对这位天子,可没什么好感!

当下天子讪讪一笑,开口说道,“那诸卿以为,荀公达该改任何职?”

大鸿胪祝龟带着几分飘飘然说道,“陛下,老臣也算是益州人氏,从一些同乡身上得知,荀公达治理益州,还算是功大于过,至于那些被威逼的大户,也是先前与五斗米教有染,荀益州如此做,也是为了益州排忧解难,防止五斗米教等道门欲孽死灰复燃,那些人心中有惧,自然会还怕荀益州!如今荀益州已经将那些道门欲孽清除干净,为了安抚百姓,自是需要将荀益州调离益州!

可不管怎么说,荀益州的功劳,也是不可抹杀的!以臣之见,如今雍州形势复杂,内忧外患,百废待兴,既然荀公达有如此吏治之才,倒也不能浪费了,陛下不妨迁荀公达为雍州刺史!”

刘奇轻咳一声说道,“陛下,如今并州吕布虎视眈眈,再加上安定、北地二郡羌人余孽尚未清缴干净,关中之地对我大汉而言颇为重要,臣欲以关中为基础,设雍州,统辖三辅及安定、北地共计五郡之地,暂设以雍州大都督,统管雍州军政大权!”

天子看到刘奇的面色,开口问道,“王兄,你精通兵事,不知荀公达可知兵否?”

刘奇带着几分笑意说道,“陛下,荀公达曾在臣军中担任长史,威名赫赫!陛下若是不信,可以派人在驻守荆南的几支军中打探一番,谁人不知荀长史的名声!”

天子叹了一口气说道,“着益州刺史荀攸,左迁雍州大都督!”

荀攸在堂上拜谢道,“臣谢陛下恩典!”

刘奇平静地说道,“陛下,臣欲拜荀攸为大司马府右军师,参赞我大汉军务,还请陛下准许。”

天子眼神一暗,语气都低沉了几分,“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