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克亦是先帝潜邸旧臣,与陈佑乃是故交。
庶务司正相当于枢密院大管家,联络内外梳理军政离不开庶务司,巴宁泰回到枢密院没多久,就想把闻克换掉了。
只是陈佑也不傻,他没有同意也没拒绝,而是询问窦少华等人的看法。
窦少华提名鸿胪卿公冶通,王彦川提名太常卿陈槐。
薛崇则表示听陈佑的。
选择权到了陈佑手里,他稍一思忖,没有直接给出自己的选择,而是道:“看来咱们意见有分歧,这样,把闻克、公冶通、陈槐都介绍一下,说一说为什么要选此人,放到桌面上来比一比看一看,选一个最合适的出来。”
他这话一出,提出候选人的三位相公都是脸色微变。
这不是他第一次这么建议了。
自从陈佑掌握住两府议事的主导权,遇到争执经常用此种方法来解决。
最重要的是,他常常能通过这种方法达成自己的目的。
也就是说,被大家选中的人不一定是陈佑最想选的,但没选中的人有九成是陈佑不想选的
巴宁泰捏了捏眉头他是真摸不清楚陈佑的路数。
陈佑和薛崇两个人联手,不说能决定所有事项,至少当其他几人有矛盾时,支持任何一方都能一锤定音,偏偏要搞这种形式主义,多此一举
然而陈佑的建议十分合理,巴宁泰即便再不乐意,也得配合。
最终选中的是公冶通,这个原本追随陈佑,现在却倒向窦少华的鸿胪卿。
除了向窦少华示好,巴宁泰和王彦川想不到陈佑支持公冶通的其它原因。
诸事议定,众人散去。
薛崇留在最后,见屋内无人,忍不住开口问道:“平章何以叫公冶通那背义之人主持税务监?”
陈佑语气平缓:“广德兄不必忧虑,税务监有庞万育看着,左右不会出事。倒是鸿胪寺,我有大用,不可不慎重。”
“鸿胪寺?”
薛崇的疑惑没有持续太久,他稍一思忖,立刻出声:“可是为那传法院?”
“然也”陈佑闻言,面露笑容,“传法院在银夏表现尚可,某预备着把他们派去西域,派去岭南,甚至于若能远征海外,亦要传法院先行,方才有王师吊民伐罪。”
薛崇闻言默然。
根本不用多想,鸿胪寺值得注意的也就陈佑一力推动的这个传法院。
问题是,传法院目标的确远大,可短期内只能当一个小透明
“即便如此,此时将公冶通调走,也未免太早了些。”
“不早。”陈佑语气笃定,“最迟五年,传法院就要派上用场,在此之前,他们必须做好准备。我不放心公冶通。”
“原来如此。”
薛崇颔首,按照他的想法,这应该是为了收拢军心。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模式,请安装最新版浏览器aonclicd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