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2 / 2)

采薇母子五人,一起到了寿康宫时。

坤宁宫。

佟皇后也是知道了此事。

“想是荣妃又借着儿女,想去巴结了皇额娘。”佟皇后对于荣妃的行为,自然是瞧着不顺眼。

当然,也不会因为就去针对了荣妃。

佟皇后肯定觉得,她不是一个会掉价的人。

在佟皇后的眼中,她一直注意到的那是太子。

旁的嫔妃们?

这些年下来,佟皇后看得明白。她的表弟是一个雨露均沾的皇帝,那么,就注定了不会有一个最得宠的嫔妃。

像先帝顺治爷那般的皇帝,如今的后宫不会出现了。

“罢了,随她去吧。”

“本宫这儿,倒是等着大阿哥、大福晋这一对新人。”佟皇后的嘴角含笑。她当然不是为了大阿哥成婚高兴。

佟皇后只是想到了,惠妃的一张嘴脸。

瞧瞧,惠妃得了儿媳又如何?

这儿媳啊,还不是先给她磕头问安?

这是佟皇后得意的,因为她是皇后,她是皇阿哥们名正言顺的嫡母。

阿哥所。

大阿哥胤禔正是青春少年。

哪怕成婚了,到底还是有些少年意气。

对于成婚啊,大阿哥胤禔是愿意的。

额娘一直跟大阿哥耳提面命的,就是怕他成婚。

因为,只有成婚了,才能立业。

若立业,那便是开府,以及办差。

大阿哥觉得不去上书房进学,那是一桩好事儿。

特别是舅公多有开解。

让大阿哥胤禔更看得明白,太子哪怕是储君,可他不能开府。

开府后,大阿哥胤禔就是鱼入大海,虎归山林。

若是培植个

</p>

人的势力,也是有根有据。

大阿哥胤禔不是真的不懂文?

大阿哥胤禔只是被太子压了一头,心有不甘罢了。

“福晋。”

大阿哥瞧着他的新婚妻子,他瞧着,越来越觉得妻子美貌。

大福晋得了大阿哥的注意,那是脸蛋儿红了起来。

想着昨个儿晚上,他们已经同房了。

大福晋的脸更红了。

这一对小夫妻,最后还是用了早膳。

然后,就是先去了乾清宫。

皇帝对于儿子成婚,那是非常高兴。

对于儿媳,皇帝没什么不满意的。

于是,皇帝给了这一对新人赏赐。

从乾清宫离开。

大阿哥、大福晋又是去了慈宁宫。

太皇太后在礼佛。

在小佛堂里,见了大阿哥、大福晋。

对于一对小新人,太皇太后关心了几句后,便是赏赐一二。然后,也是让二人离开了。

从慈宁宫离开。

大福晋有些揣揣不安的。

“不必多想。”

大阿哥看出来了大福晋的想法。

“老祖宗一直如此,这是为大清祈福。你不必多虑的。”

大阿哥胤禔这般说了。

大福晋才是安心少许。

从慈宁宫离开,自然便是前往寿康宫。

寿康宫,皇太后在候着。

大阿哥、大福晋人未到,先听着了笑声。

寿康宫中,一派的热闹与喧嚷。

大阿哥听着声音熟悉。

这是四弟、五弟的声音。

大阿哥也是不奇怪,四弟、五弟在寿康宫长大。

在这里自然是多得重视。

嬷嬷亲自引路,引着大阿哥、大福晋进了殿中。

果然不出所料大阿哥所想的,那殿中正是四阿哥、五阿哥在一起耍了猴儿戏,还是逗得皇太后笑着合不拢嘴。

“胤禔来了。”

皇太后很高兴的样子,一见着大阿哥招招手。

“孙儿给皇玛嬷请安。”

“孙媳给皇玛嬷请安。”

这一对小夫妻啊,还是知礼的人。

这时候给皇太后跪了安。采薇是起身,不受了这跪拜的大礼。

至于尼楚赫、胤福、胤祈、胤祷,这姐弟四人也是立了旁边。

“起喀吧。”

皇太后还是说的蒙语。

当然,大阿哥、大福晋都是能听懂的。

大福晋被指婚后,有专门的教导们来伊尔根觉罗氏的府上,教了宫中规距。

这宫里应该注意的地方,自然也是有人指导的。

大福晋懂蒙语,这等时候,也是两厢便宜。

“孙儿(孙媳)谢皇玛嬷。”

大阿哥、大福晋一起谢了话。

皇太后招呼二人坐下。

这时候,大阿哥、大福晋又跟采薇这一位妃母问了安。

采薇只笑了,客套着。

还是忙吩咐了尼楚赫、胤福、胤祈、胤祷这姐弟四人,给长兄长嫂问安。

一翻的见礼后。

众人又落座。

皇太后挺热情,还是让大阿哥、大福晋坐在近前。

“胤禔啊,你的福晋长得俊,哀家喜欢。”皇太后给了肯定的答案。

“哀家最喜欢听了孩儿们的玩闹。瞧着你们四弟、五弟一起打闹,再是闹得利害,哀家也觉得好。”

皇太后的手,还是指了四阿哥、五阿哥。

“皇玛嬷,孙儿不是胡乱啊,孙儿是彩衣

</p>

娱亲。”

胤祈在辩解。

“皇玛嬷,您可不能有了大哥、大嫂,就是嫌弃了我和哥哥。”胤祷装了可怜的样子。

那可怜巴巴的,又是皇太后笑了。

“两个猴儿。”

皇太后说了一句。

“四弟、五弟,也是想逗了皇玛嬷开心。皇玛嬷您常笑,四弟、五弟就是当了两个猴儿,那肯定也是乐意的。”

尼楚赫这时候,也是跟着附合了话。

一堆儿的孙子、孙女围着,全是讨好的话。

皇太后是真开心。

大福晋这时候就是仔细的听着。

这宫里的一切,她是陌生的。她就一个新嫁的皇家媳妇,对于皇家的一切,自然更要小心谨慎。

大福晋可清楚着,这些能在寿康宫得宠的皇阿哥、皇格格,哪怕是她家爷的亲弟弟、亲妹妹,倒底不一样的。

他们不是一个额娘生的。

大福晋也是大家族出生。

伊尔根觉罗氏那也是满州八大族之一。

这家中自然也是有庶弟庶妹。

这之间的一些关节,一些争斗啊,大福晋懂得。

可大福晋更明白了,她家的爷是长子。

她是长子媳妇,又是不同的。

有话讲,长嫂如母。

这话里的意思,就是非常明白了。

这做了长嫂,应该有的气度,她不能少。若不然,就是坠了她家爷的体面。

大福晋一直有些安静。

可等着合适之时,她又是插嘴儿几句话。就是活跃了气氛的。

最后,大福晋不忘记跟尼楚赫、胤福、胤祈、胤祷等妹妹、弟弟们说了。她这个做嫂嫂,亦是备了礼物。

这礼物自然是稍后,有奴才给送到各宫。

只是小小心意,望妹妹、弟弟们莫要嫌弃。

礼轻情意重。

当然不可能嫌弃的。

采薇倒是觉得,这一位大福晋人真的不错。

做一个好嫂嫂,那是绰绰有余。

只可惜啊,这命数差了一点儿。

想想大福晋将来要生了四朵金花,采薇倒是觉得,若是大福晋晚生一个三百年。肯定命运又不同。

毕竟,男女平等,这个时代不行啊。

采薇想的很多。

当然,她做的很少。

她只是瞧了大福晋的为人处事,然后,静静的看着。

等着时辰差不多了。

大阿哥、大福晋告退。

这一对新人,还要去坤宁宫,东西六宫问安呢。

皇太后不舍啊,还是赏赐给大阿哥、大福晋许多的新婚礼物。

从寿康宫离开。

这一对小夫妻又是前往了坤宁宫。

坤宁宫中。

佟皇后见到了大阿哥、大福晋时。

她的脸上笑意很浓。

当然,佟皇后不会为难这一对小夫妻。她只会赏了,还是重重的赏。

毕竟,这是皇家的皇阿哥头一个大婚。

对于皇帝、佟皇后而言,真是看重的。

“你们不必在坤宁宫久留。赶紧去延禧宫吧,想必惠妃是思念的紧。”佟皇后表现了通情达理。

大阿哥、大福晋自然又是谢了话。

谁让佟皇后是嫡母呢。这一位不发话,他们是不敢告退的。

等着大阿哥、大福晋离开后。

佟皇后是兴趣小了许多。

“也是羡慕了惠妃啊。”

“瞧瞧,这儿媳娶进门,指不定来年就能抱了皇长孙。”佟皇后就顺嘴儿一说。

</p>

旁边的马嬷嬷听了主子娘娘的话。

马嬷嬷回道:“主子娘娘,惠妃定然是盼着皇长孙。可东宫就未必了。”

佟皇后一听,点点头,说道:“嬷嬷,你这话在理啊。”

“这太子和大阿哥之间,总是有些龌龊的。”佟皇后笑了,笑得有些嘲讽的味道。

“不过,那又如何呢?”佟皇后叹息一声。

“惠妃好歹还能想着,她抱了大孙儿。还是皇上的长孙啊。”佟皇后伸手,抚了自己的小腹。她说道:“本宫啊,是盼不着了……”

嘴里这般讲,可心中不是这般想。

佟皇后到底不甘心。

特别是宫里有例外啊。

淑妃当初也是伤了胎宫的,如今不也是怀上了吗?

佟皇后岂能没有念想?

太子归太子,那是赫舍里氏一族的太子。跟佟家有什么关系?

佟皇后听着族里的吹捧,她当然知道了,她如今啊,自然不用在意了族中的一些暗示。

可到底意难平。

佟皇后想着,淑妃都能调好身子骨,还能怀上了孩子。

凭什么,她就不可能的?

万一……万一她怀上了皇嗣,真生下一位皇阿哥?

那她的孩子,就是嫡子。

佟皇后有此野心。

可惜,就是一直没得了好消息。

“罢了。且等等看。”

佟皇后又说道:“如今啊,人心总会动摇的。太子、大阿哥,这两边都不是好相与的。”

佟皇后又没有儿子。

正因为如此,她能稳坐如松,一定儿也不动摇的。

当然,佟皇后在求子。

这等事情瞒不了人。

只可惜,佟皇后的想法,总归是一场空。毕竟,不想她生孩子的人,如今更多了。

要知道佟皇后现在是皇后了。

这皇后生了嫡子?

那在后宫就是一场大地震的。毕竟,皇帝立了东宫储君的。

延禧宫。

惠妃见着了儿子、儿媳。

惠妃喝了媳妇茶。

那是真高兴,还是赶紧把给儿子、儿媳备的礼物,那是给了二人。

“额娘真高兴。”

“只盼着以后,你们夫妻二人一定要同心同德。”

惠妃在叮嘱了话。

惠妃在大福晋的面前,还是多有夸赞。

这个新过门的儿媳,惠妃没什么不满意的。

这时候,小夫妻感情好,这相互之间目光里的不同。

惠妃瞧着了,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的。

至于娶了媳妇忘了娘?

惠妃表示,不可能的。

她家的胤禔可孝顺了。

是一个好孩子。

至于大福晋?

大福晋在惠妃的眼中,也是一个好孩子。

当然,惠妃这时候想的更多的,还是想着让这一对小夫妻啊,赶紧的怀上孩子。

要知道,大阿哥成婚了。

这是头一个皇子成婚。可来年大选啊,二阿哥、太子可以指婚了。

这是惠妃在意的一桩事情。

因为太子一旦生下了皇长孙,那可如此是好?

长子长孙,这可是重要的名头。

大阿哥为何能跟太子争锋?这凭的就是长子的名头。

长子的名头重要,长孙的名头自然也是重要的。

“额娘就盼着,快些喝了孙儿的满月酒。”惠妃殷殷的期盼。

大福晋在些压力的。

当然,更多的也是不觉得奇怪。

</p>

哪一个儿媳嫁进婆家后,都会被催生的。

这个时代就讲一个子孙满堂。

如果子嗣少了,才会被人指指点点的。

更何况,大阿哥心有远大的志向。

大福晋在嫁进皇家前,自然也是听着家中的长辈叮嘱过的。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这个时代里,讲一个妻凭夫贵。

夫妻一体。

大福晋自然更懂得这等道理。

所以,她就是红了脸,应下了惠妃的话。

瞧着大福晋的模样,惠妃很满意。

在惠妃这儿,大阿哥、大福晋自然是受到了厚待。

当然,这是新婚宴尔,惠妃不会给儿媳添堵的。

至于要添堵?

那也得等了儿媳不孝顺。

至少,惠妃自认为,她是一个好婆母。

从延禧宫离开。

这一对新人自然还要去其余的妃母、嫔母那里拜访。

宜妃那儿。

宜妃自然也是招待了这一对新人。

宜妃的待度是爽利的。

给了新人的礼物,然后,不留了客人。

“你们新婚啊,肯定累得紧。本宫就不扰了你们。你们且早些在后宫拜访了长辈,也是早回阿哥所,总能多多相处。新婚宴尔,小夫妻自是蜜里调油。”

宜妃的知趣儿。

大福晋心中受用的。

淑妃那儿?

永寿宫的淑妃要养胎,这自然就更加的不久留了新婚的小夫妻。

对于淑妃啊,这怀上了皇嗣。

大福晋自然是多有恭喜。

说实在的,大福晋也是盼着嫁进皇家,早早的生下皇孙。

这就是大福晋的愿望。

对于大阿哥,大福晋没什么不满意的。

两人新婚,大阿哥对待大福晋更是坦诚。

二人之间,大福晋看得出来,大阿哥一片赤诚。

着实是一个良配。

一个女人求什么?

不就是一个良配嘛。

特别是大阿哥在昨个儿晚上,二人情浓之时。

大福晋可听着大阿哥亲口说过的,他要,他们生一个儿子。

而且,他只要大福晋生的儿子。

他们的儿子,会是嫡出的皇孙。

大福晋听着大阿哥那些话,心中即是甜蜜,也是心疼。

甜蜜是大阿哥在乎了她,也在乎了他们未来的孩子。

心疼,便是心疼了大阿哥一个堂堂的皇子,为何一定着眼了嫡子?这肯定就是大阿哥的心结所在。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