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2 / 2)

当年生下来时,皇宫里的轰动,那是不可想像的。

无论是哪一个当爹的,这孩子多了,肯定不值钱的。

可头一个儿子呢?

这是长子,岂会不在意?

“罢了,罢了。”

太皇太后说道:“玄烨啊,你的话,总有两分道理。”

“哀家瞧着,哀家也不讨人嫌弃,就不多说了什么唠叨的话。”太皇太后笑了,目光里有些回忆,说道:“其其格也在哀家的跟前,多说了荣妃的好话。”

“其其格跟哀家求话,一直说看了胤祈、胤祷这一对兄弟,那也是觉得荣妃是一个心地善良的。”

太皇太后当然不会觉得,后宫的嫔妃哪有什么真、善、美。

可她也想到了皇太后的话。

于皇太后的话中,只是说道荣妃的善良,就是守了本份。

至少,是守住了宫规的。

有些事情,只要不害了皇家的子嗣。

一心一意待了皇帝。

这于皇太后眼中,就是一个好嫔妃。特别是这一位荣妃,以及她的子嗣,都是乐于捧了皇太后的。

皇太后的晚年能多些承欢膝下的小儿女温情。

太皇太后在如今的最后时间里,她总归也想着,让这一个侄女的将来,能过得更舒心一些。

太皇太后对皇太后,还是觉得亏心的。

当年啊……

想到了当年。

太皇太后的目光,望着皇帝说道:“玄烨,哀家能理解你。你是一个聪明的人。”

“只是,宫中的女子,未必如你一般。”

“她们只是依附于你啊。”太皇太后感叹,说道:“特别是后宫之中,还是一位皇后主持着后宫的宫务。”

</p>

“你的宠爱,特别是独立特行的宠爱,只会给那得宠的嫔妃招来了非议。以及更多的针对。”

太皇太后在告诫了皇帝。

“朕非是独宠于谁。”

皇帝这话说的真诚。

真让皇帝吊死在一颗胭脂树上?

那不可能的。

那不符合了皇帝的三观。

在儒家的教育里,皇帝受到的教育,那是普通之下,皆为君王之臣妾。

在太皇太后的教导中。

皇帝就应该待天下臣民,那是主持公道。

这一份公道若何?

自然是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社稷也罢。

后宫也罢。

独倾心于一人?

那是要不得。

朝堂上,尚需要平衡。

后宫之中,更需要平衡。

至少,皇帝的三观如此。

所以,皇帝说了他不独宠于谁,他说的真心话。

太皇太后是养大皇帝的人。

太皇太后自然看出了皇帝的真心。

“哀家信你。”

太皇太后肯定的回道。

“可佟氏呢?”

太皇太后问道:“当初五格格的夭折……唉。”

太皇太后一声的叹息。

皇帝听懂了。

皇帝说道:“表姐非是小心眼儿的人。”这话,皇帝说的亏心。

皇帝当然知道,他的佟皇后不是一个心眼儿大的女子。

可这一位嫡亲的表姐,待他是一片真心。

皇帝对这一位表姐,自然有青梅竹马的感情。

同时,又有些愧疚。

于此,皇帝待佟皇后的感情,自然是复杂的。那里面的愧疚中,还是夹杂着亲人之间的味道。

至于爱人?

皇帝是不会真正的爱上谁。

如果有,一定是皇帝眼中的万里江山。

社稷之美,更甚于其它。

江山之重,才是最搁于心间的一切。

皇帝补充了话,道:“皇玛嬷放心,朕相信了表姐的行事。”

“自从表姐入主坤宁宫后,表姐已经行事风度之间,自有规距。”皇帝自然是满意的。他觉得,他的嫡亲表姐已经懂得了皇后与嫔妃之间的区别。

皇帝是这般认为的。

太皇太后哪怕想劝些话。

最后,太皇太后还是没有劝了。

说什么?

说皇帝的想法错了。没必要的。

哪怕是荣妃,也入不了太皇太后的眼。

她一个将死的人,何必为其它的不重要之人操心。

佟皇后?

太皇太后更是冷眼旁观。

这一个孙媳啊,真的小心眼儿。那些气度,也是入主坤宁宫后,才是强迫自己锻炼出来的。

真是忍到一个极限时。

总归是会露了真相的。

目前嘛,还没有到了佟皇后的极限罢了。

一个女人,若是爱入根骨之中。

那么,发现对于心爱之人,自己不是重要的。

自己求而不得的。

有人先占了一步,那会如何?

那会被爱逼疯的。

哪怕那是假像呢?

可只要信了,假的,有时候,也会成真的。

信与不信,这是一个因人而异的问题。

至少,太皇太后是这般看的。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