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2 / 2)

皇帝一旦起了厌恶之心,那么,失宠就是必然。

采薇还想争宠,还想立稳了她四妃之首的位置。

所以,她一点也不想失宠的。

“……”

采薇静静的听了。

皇帝也是瞧出来了荣妃的意思。

皇帝又笑了。

皇帝说了一些话,只是一时间的感慨。

瞧着荣妃不多嘴,皇帝嘴里不说什么,心中还是满意的。

后宫的嫔妃不得干政。

这是皇家的铁律。

这会子,皇帝觉得荣妃真的极好。

“来年啊,是大选年。”

皇帝突然提了一句。

采薇一听着这话,觉得没头没尾的。

可采薇还是听出来一些意味深长。

“皇上,来年胤祈、胤祷也是到指婚的年纪了。”

采薇提醒了这一句后,又说道:“尼楚赫啊,也是同样应该指婚了。”

“一眨眼,孩子们都长大了。是应该成家了。”

皇帝也是觉得感慨万端。

他的儿女们全是长大了。

不过,皇帝仔细一琢磨后。

皇帝知道荣妃提醒是什么了。

钟粹宫来年需要指婚的,可是人数有些醒目啊。

尼楚赫这一个长女,打小皇帝是宠到大的。

这孩子在皇帝眼中,那是自然每一处都是好的。

于是,皇帝打算给女儿指一门好婚事。

至于明年还应该指婚的太子、二阿哥、四阿哥、五阿哥……

瞧瞧,到了指婚年纪的,这是有四个皇阿哥,这除了太子,就是荣妃膝下的三个皇阿哥。

这让皇帝想了许多。

“倒是胤禛的年纪,也是可以在来年指婚。”

皇帝又想到了,那端嫔、乌雅贵人的求话。

皇帝倒是觉得来年啊,真是指婚。

老六胤禛的婚事,可以晚一些。

到底一下子指婚的皇阿哥多了,那八旗秀女里,能有那般多优秀的女子吗?

至于说康熙二十六年,那一批的秀女。

只能说,她们给担搁了。

哪怕来年皇帝给皇阿哥们指了婚。

可皇阿哥们还要给佟皇后守了孝期的。这指婚了,也得过了孝期再成婚的。

皇帝啊,也是想着趁着过了国孝。

到底还是早早给皇阿哥们指了婚。

</p>

竟,皇阿哥们指婚了,又不是马上成婚。

这还是要让皇阿哥们的嫡福晋,还得在娘家好好的学一学皇家的规距。

“如此一想,朕都得担忧了。来年的大选,那些优秀的八旗秀女,出身足够嫁入皇家给朕当儿媳的,是否要缺了数?”

皇帝的眼中,他的儿子们自然是万万的好。

那娶了儿媳,皇帝要挑剔的,可光是秀女本身。

还得挑剔了秀女们的出身。

“皇上,臣妾倒是不担忧。”

“来年啊,太子指婚,得皇上您多操心。”采薇这时候是轻轻的笑了一声。

“至于胤福?他可是求了话,说是不挑剔了嫡福晋的出身。只是是满八旗的秀女,自己品德出众即可。”

“至于胤祈、胤祷?”采薇迟疑了一下后,说道:“臣妾听皇太后那儿讲过,今年会有蒙古的王爷、世子们进京给皇上贺喜。科尔沁的格格们,也会一道进京城……”

“臣妾这儿,得了胤祈、胤祷的求话。他们兄弟俩想求娶了科尔沁的格格们。”

采薇到底还是说了,在她的喉头啊,打转了许多的话。

皇帝的眼神变了。

皇帝锐利的目光,那是盯着采薇瞧了小会子。

采薇直视了皇帝的目光,她是不闪不躲。

没什么心虚。

采薇问心换愧。

活在这世上,哪有什么全然的自由。

那也是有规距要守的。

既然儿子们乐意,皇太后也乐意。

那么,就看皇上是否乐意?

如果皇上不反对。

采薇就敢提了请求,请求让女儿尼楚赫不要抚蒙。

“胤祈、胤祷想求娶了科尔沁的格格们?”

“他们跟你求了话,朕可是头一回啊,晓得朕这两个儿子的心思。”皇帝收回目光后,就是笑着说了此话。

可这笑容,却没有入了皇帝的眼睛里。

“是啊,臣妾详细的寻问了胤祈、胤祷,这是他们自个儿的意愿。”

采薇点点头,说的一幅真诚。

“不过……”

采薇又给了一个转折。

皇帝准备细听。

皇帝当然知道,不过……这后面嘛,肯定还有隐情的。

“皇上,臣妾问了许久,还是从胤祈、胤祷那儿,问得了他们真正的想法。”采薇叹息了一声。

“胤福、胤祈、胤祷,都到了指婚的年纪。他们兄弟三人的头上,还有一个亲姐姐。这哥仨都是商量了,商量着将来要有一个疼爱姐姐的好姐夫。”

采薇说这话时,心中倒是想着,这女婿是得好。

若是不好,她肯定得让儿子们好好人修理这姐夫。不,应该是不让女儿嫁了不好的额驸。

“那会子,这三个孩子跟臣妾寻问了,关于皇家历来公主抚蒙的事情。”

采薇直白的讲了话。

“关于这事情,胤福、胤祈、胤祷都是舍不得姐姐远嫁。”

“胤祈、胤祷更是瞒着臣妾,又去求了皇太后,说他们想娶了科尔沁的格格。”采薇脸上有无奈之色。

当然,这等无奈,有些真,有些假。

真的无奈,自然是无奈了皇家的女儿,也是身不由己。

假的嘛,就是知道这一回,是想求了皇帝的松口,这也是有几分的假做真意。

“皇太后自然是乐意的。到底皇太后打小看着胤祈、胤祷长大的,也是愿意他们娶了科尔沁的格格,彼此是亲上加亲。”

采薇这话没说假话。

采薇也去了寿康宫。

皇太后真的明言了,四阿哥、五阿哥

</p>

这一对兄弟俩,在皇太后跟前想求娶了表姐、表妹们的心思。

皇太后自然是高兴。

采薇肯定也是一幅乐意添两个儿媳的模样。

这会子,说给皇帝听了。

也是想摸一摸皇帝的心思。

“亲上加亲?”

皇帝的神色不变。

可皇帝的语气,是有些语气的起伏。

采薇听出来了。

“皇上,臣妾若是得了两个蒙古儿媳。您觉着尼楚赫是不是可以不用抚蒙?就让尼楚赫留了京城?”

采薇抬头,目光是认真的望向皇帝。

这目光里,全然是祈求。

皇家的公主要不要抚蒙?

这说是有皇家的规距。

可天下的规距,皇帝若是乐意翻一个案。

那又岂能做不到。

端看着,皇帝乐意不乐意。

“……”

皇帝沉默了小片刻。

皇帝听懂了荣妃话中的祈求。

皇帝在衡量了中间的一些得失。

“朕总要亲自问一问胤祈、胤祷的话,朕得看看,他们是不是真乐意娶了科尔沁的格格们。”皇帝似笑非笑的说了这一话。

采薇懂了。

皇帝不反对。

其实,这在采薇眼中,就是一个不错的结果。

皇帝不反对,那么,就证明了事情有的商量。

这时候,采薇的希望,就是寄托在了儿子们的身上。

采薇知道的,只要胤祈、胤祷能在他们的皇阿玛面前,那是证明了,他们真有这样的心思。那么,尼楚赫啊,就是九成的可能便能留在京城。

关于女儿的婚事。

关于儿子的婚事。

这等姻缘大事,关乎了一辈子,那自然不可能简单的一言而决断。

这一年,蒙古八旗里,有王爷、世子们进京城了。

皇太后也是见到了,她的娘家人。

为了招待这些远年的客人。

皇家的内务府,那自然是要担起了重任的。

京城,皇宫。

在这一年的除夕宫宴上。

那是一派的热闹。

京城,更是放了烟花。

烟花在夜空中闪亮时,颇是一派的盛世繁华。

“贵人,可是听说了,近些日子皇太后召见了好些回蒙古的格格们。”

端嫔在看了烟花时,她与乌雅贵人凑了近处,谈了一些话。

这时候,许多人都在瞧了那烟花。

大家伙都是离了席。

端嫔跟乌雅贵人说话。倒不算多此人注目。

“听说了。”

二人避得开,至少,周围是侍候的宫人们。

若是说话小声些,倒不怕旁人听见。

“臣妾还听了一些传言,皇太后似乎想给科尔沁的格格们,在京城挑了上好的佳婿。”乌雅贵人说了实话。

这些蒙古格格进了京城。

现在当然不会指婚。

可来年啊,那是走一个过场。

到时候,自然就会让皇家指了一桩好婚事。

“本宫担心着,皇太后会不会给娘家的侄孙女指给了皇阿哥。”

端嫔当然不想养子胤禛娶了蒙古格格。

蒙古格格那等规距?

在端嫔眼中,是比不得京城的满八旗贵女的。

当然,也不全是规距。

最主要还是蒙古格格们,给皇阿哥们的帮衬,那会少许多。

到底皇家对蒙古的王爷、台吉们,那是又拉又防的。

有些心

</p>

思,真的不用多琢磨了,一琢磨了,人就会想明白了。

蒙古格格,在皇阿哥面前,就真不是好姻缘。

“应该不会……”

乌雅贵人也拿捏不准。

若问乌雅贵人的心思,肯定跟端嫔一样,不想她的儿子娶了一位蒙古格格。

只是,这婚事啊,乌雅贵人做不得主。

若是皇太后硬要塞一个蒙古儿媳,乌雅贵人除了认命,还能如何?

只是,就乌雅贵人瞧着皇太后一直以来的做风。

那不像是会为难了人的。

至少,皇太后不会跟皇上对着干。

那么,皇上会喜欢了蒙古儿媳吗?

乌雅贵人觉得不需要,一定不是喜欢。

要不然,后宫的嫔妃里,一宫位娘娘为何没有一位蒙古八旗的秀女?

那一位博尔济吉特氏的庶妃,在后宫一直享了妃位的待遇。

可到底还是一个庶妃的实际位份。

康熙二十九年过去了。

迎来了康熙三十年的新年。

一开年,皇太后下了口谕。

四阿哥、五阿哥指婚了。

一个要娶了科尔沁的格格。

一个要娶了喀尔喀的格格。

这两位格格的出身,倒真是高贵,都是蒙古王爷的嫡女。

其中,科尔沁的格格,还是皇太后的嫡亲侄孙女。

这一桩婚事,在后宫,那是真的引起了一些议论。

延禧宫。

惠妃当时也是在寿康宫,是亲眼见着皇太后下的口谕。

这会子,惠妃就是在琢磨了一些事儿。

“你觉得皇太后给四阿哥、五阿哥指婚,这是不是皇上的意思?”

惠妃跟卫贵人问了一句。

“皇太后一直不爱多管了闲事。这一回,皇太后下了口谕,乾清宫八成是默许的态度。”卫贵人说了大实话。

惠妃点点头。

她亦是如此觉得。

“本宫瞧来,四阿哥、五阿哥婚事,也可能是皇太后跟荣妃答成了什么交易。”

惠妃总还是觉得背后的事情不简单。

卫贵人听了这话,那是琢磨起来。

“娘娘,会不会跟大格格有关?”

卫贵人提了一句。

“此话怎讲?”

惠妃好奇的问道。

“荣妃娘娘的膝下,有大格格、二阿哥、四阿哥、五阿哥,这四位皇嗣到了指婚的年纪。大格格、二阿哥那边倒是没什么动静。这四阿哥、五阿哥却是逆了长幼有序的规距。这瞧着,就是有问题……”

卫贵人是真这般觉得有猫腻的。

“大格格是皇家的公主,按着皇家的规距是要抚蒙的。”

“如今两位亲弟弟娶了蒙古格格,大格格的婚事,想来应该会有变数。”卫贵人琢磨了,这应该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惠妃听懂了卫贵人的提醒。

“钟粹宫扎人眼,荣妃的膝下,到底是皇阿哥多啊。”

惠妃说这话时,又酸又涩。

这后宫的嫔妃,哪一个不在意了子嗣呢。

荣妃这儿女太多了。

这可不,一下子让惠妃的玻璃心都快要碎一地了。

卫贵人听了这话,也是低了头。

卫贵人倒底在宫中久了。

许是不争宠多年,她本来就是心死若灰。

卫贵人只在意了八阿哥。

至于圣宠?

她不多想,也不敢多想。

至于荣妃,以及荣妃得到的荣耀,若说不羡慕,那是假的。

</p>

经历了从云端到泥里的日子,那等天地落差。

卫贵人倒底是被生活打磨狠了。

卫贵人啊,已经不敢肖想太多。

她怕,折了自个儿的福气。

卫贵人能想到的,还是八阿哥。

想着儿子时,卫贵人的神色又是缓和。

“娘娘,荣妃娘娘风头盛,咱们避开些便是。”

卫贵人又劝了一句。

惠妃冷哼一声。

惠妃不想避开。

当然,惠妃也不打算跟荣妃撕了。

到底在后宫多年。

惠妃知道,荣妃并不像表面上的那般和善,更不是什么软杮子。

要不然,荣妃能养大了这般多的皇嗣?

要知道,荣妃这般扎眼,还能活到现在,活成了四妃之首。

这还是有真本事。

“本宫当然避开些。”

“且待他年,荣妃就未必能笑到后面。这后宫啊,不缺了水灵灵的鲜花儿。荣妃倒底是年岁大了,也快到人老珠黄的时候……”

惠妃说这话时,更酸了。

荣妃老了。

惠妃比荣妃的年月大,她自然也是老了。

惠妃啊,也是想争宠的。

只是,倒底还是不甚得宠。

除了儿子是靠山。

皇帝念了旧情外。

惠妃看的明白,皇帝待她,只是念旧罢了。

当然,也有一些给大阿哥做了体面。

越是少了皇帝的宠爱。

只是谈了往昔的旧情,惠妃心中对于还在争宠的荣妃,这可不,就是越发的酸溜溜。

吃不着葡萄,可不是就要让狐狸念叨了葡萄酸嘛。

“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

“本宫倒想瞧瞧,荣妃之后,又是怎么样的妹妹更得了圣宠。”惠妃在琢磨了。来年的大选,是不是要给延禧宫再添了新人。

到底惠妃想借了新人,让皇帝多来延禧宫坐坐。

“明年大选,且瞧瞧吧。到时候,你给本宫多掌掌眼,总要挑了皇上喜爱的,拢一二得力的到延禧宫。”

惠妃想到这儿,也是给卫贵人交待了话。

“娘娘放心,到时候臣妾自是尽心给娘娘帮衬。”

“臣妾也盼着延禧宫里,多添些好消息。”卫贵人表了态度。这态度让惠妃是满意。

卫贵人、八阿哥母子一直的识趣,这是惠妃觉得他们可栽培的原头。

识趣的人,不惹了麻烦。这让惠妃觉得省事儿。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