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看则已,一看之下,玄姬粉面骤变:那大鬼王正拎猫狗似的将其父赵大人拎起来哩!
“给我住手!快放下我爹!”
玄姬一声厉喝,从肩后“唰”地一声掣出子午鸳鸯剑,分两道寒光,直扑杀上去。
两位鬼王唬得一跳,慌忙抛下赵大人,各提刀叉迎战。
顿时间,三条身影,交杀起来。
只见鬼影飘荡,忽左忽右;罗裙飞扬,时上时下。刀叉来时,挟雾带风;双剑去际,惊蛟腾龙。
双方斗有顿饭功夫,玄姬焦急起来,她遁开身,腾手就将镂羽云纱抛在空中,顿起万道霞光。
大鬼王情知不妙,遁身逃开去。
但四鬼王逃遁不及,被镂羽云纱罩落在地上,滚来滚去,爬不起来。
玄姬跃身上前,噗嗤一声,一剑便给四鬼王来了个透心凉,剑锋从背后穿过胸腔一尺余长。
四鬼王惨叫一声,身影如烟飘散,化见归土。
大鬼王虽然遁开,但不敢离去,因为要拿赵大人回去交差哩。
此时见四鬼王丧了阴命,直吓得他手脚发软,四处兜转,不敢进攻。
瞅准时机,玄姬凝神捻诀,再次祭起镂羽云纱,准备拿下大鬼王。
突然间,拂晓光影里飞来一杆红缨枪,势如破竹,快似飞电,直从身后刺向玄姬!
玄姬只管凝神捻诀,不曾提防,当感觉背后杀气凌厉而至时,已然避闪不及,急忙撇身低头往前躲让。
那杆红缨枪枪锋从玄姬左肩上直擦过去,划破肩甲,带一条血影而过,便见一条黑影落在了对面的丘坡之上。
电光形式,罗列了几条霸山土匪的罪名,然后书写了一张讨逆檄文,准备名正言顺的讨伐霸山。
及至傍晚,归州城的月夜上空愁云惨淡,阴气席卷,一路一路的鬼王入城拜见二明王,总共有二十八位之多。
二明王欢喜不已,各自安置妥定,直待天明兵伐霸山。
翌日破晓,二明王早早传令归州府招讨使何下廖及校尉哈麻、乌贵等诸将,齐集城东小校场上,又大义凛然地宣读了讨伐霸山草贼檄,兵伐霸山。
数声炮响之后,三千兵马启动,一路刀枪如林,战旗飘翻,径出了归州城东门。
大军迅疾而行,于次日清晨,业已兵至霸山西寨寨门之下。
离有一射之地,三军排开一字长蛇阵,稳住阵脚。
但见旗幡卷空,刀枪映日,兵威甚是勇猛。
二明王坐在大红幢帐马车内,四周幢帐罩得铁紧,毕竟他也惧怕太阳之光哩。
他掀开幢帐一角,对招讨使何下廖道:“听说何招讨身怀道术,擅放烟雾,此次务必尽早拿下草贼,本大人自可记你大功一件,上报朝廷,封官加禄。若遇到反抗,一律格杀勿论!”
原来这何下廖少学道术,修练了一口黄葫芦,能放三才烟气,虽然每战只放得三次,但常人却都不是对手,因此便叫他在乱世里谋得了这归州城招讨使的职务。他道行极浅,自然认不出来二明王的庐山真面目,只当剿匪,尽忠朝庭。
当际,何下廖拱揖高声道:“卑职虽然道术不高,但擒拿这伙蟊贼,也有九成把握。请大人尽管放心!不叫半刻,必献于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