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辛弘,未免也太过于放肆了。他区区一个偏将,居然敢这样与我说话。若不是看在公叔大人你的面子上,此番我定然不会与他善罢甘休的。”
听着魏无伤的抱怨,公叔羊不禁有些无奈的摆了摆手。
“辛弘虽然无礼,但说的话却也不无道理。如今后方吃紧,卫国司马信率军切入围困觑墉。觑墉是我夏朝王都的最后一道屏障,断然不能有半点儿的差池。大元帅的决策虽然有些草率了一点儿,但想要击溃司马信率领的卫国大军,只怕没有将军的鼎力相助的确还是不行的。”
闻听公叔羊所言,魏无伤不禁震怒。
“照公叔大人的意思,我们所固守的边关就可以不管了吗?”
“边关重地,当然不能不管。只是大元帅的将令,也有一定的道理。更何况我们身为下属,便有依令而行责任。大元帅的书信我看过了,书信中只调遣将军率军协助罢了。论及人马,我们远胜围困觑墉城的司马信。将军亲临战场,曾经在北地的时候建立过盖世奇功。如今只需带领一支骑兵暗中前往后方相助,我料边关之地卫国也不会很快轻举妄动的。届时不待他们做出反应,以将军的悍勇我想很容易就能帮助大元帅击败卫国的奇袭之兵。这里我待将军守卫一时,只待将军回返,定然不会有什么差池的。如此一来,岂不既守卫住了边关,还能解决大元帅的后顾之忧了吗?如此两全之策,不知将军以为如何?”
“嗯,公叔大人所言,倒是一条妙策。如今形势,唯有如此行事了。”
面对公叔羊的咄咄紧逼,魏无伤不敢便有不从。于是他当夜便在边关点了一支人马,随即也不动声色的前往了后方做出支援去了。
魏无伤既有动作,一直关注着前线的司马信也很快得到了奏报。
司马信一笑,不禁看向身边的穆侑俭。穆侑俭看着司马信充满自信的笑容,此时方自明白了他的用意。
“大将军后发使者,莫非是到我国边关去向卫郓元帅送信通报的吗?”
他一语出口,魏无伤脸上的笑容也表现出对于穆侑俭见解的赞许之意。
“穆将军所见不虚,只是会意得晚了一些。我如此调度,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如今卫郓固守我国南京边界,所以迟迟没有选择动手,就是碍于魏无伤身为主将统御全军。他勇猛过人,我军虽有卫郓主帅坐镇,却只恐有失不能立胜。如今我设计调虎离山,便是为卫郓的动手提供了契机。量公叔羊一介书生,自诩能够守住边关城寨。然而以他的能力,试问又岂是卫郓元帅的对手?他们以为暗中兴兵便是做到了天衣无缝,殊不知一切早都在我预先的计划之中。魏无伤离开前线,卫郓即可兴兵攻取夏朝南境边防。边防既破,他率军北进便可与我军会师觑墉。届时合我二人之力,加上邓敝身为主帅的人头震慑,便是魏无伤纵有通天彻地之能,又怎么能够率领诸路诸侯联军与我大卫抗衡呢?我军既有势也有力,纵敌千万,破之又有何难?”
闻听司马信所言,穆侑俭这才顿悟。
此番他们孤军深入,最大的弱点就是没有后援之兵。一旦战况陷入胶着,便会对他们攻夏大业十分不利。而司马信身为主帅,无疑早已洞悉于此。故而他先让自己擒下邓敝,之后再利用邓敝的书信作为诱饵,既为身处在边关守卫的卫郓提供了进攻的契机,也为孤军深入的自己一方彻底解决了唯一的弱点。
卫国除了崇楼之外,如今两位元帅共同对夏发起攻势。莫说穄子期错用邓敝以致如今联军如今痛失主帅,便是穄子期亲自到来,以他的统兵驾驭之能可以让联军万众一心,试问又怎么能够抵挡得住卫国两大元帅的相合之力呢?
“妙策,真乃妙策也。”
穆侑俭有所感叹,同时也看到了浮现在司马信脸上的那一抹自信般的笑容。
这正是“一语双关惊林鸟,单箭二雕堪致胜”。预知卫郓攻拔夏朝边关怎样,是否能够按照司马信的预期行事?且看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