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
这是民心!
更是一方父母官,所以竭尽全力,以行争取之物。
于欧阳修这等胸怀天下之人而言,更以为如此。
“这才是官吏应该做的!
让百姓认可!
让地方以安宁!
更让以世人所以传送!”
欧阳修当时站在田亩之上,不由得发出了这般感叹。
问谁能解决他于地方之治理上的疑惑?
并于不同于大宋常规地方官吏的治理方式?
唯有面前的老友,当年能以在东京开封引起轩然大波的人,阳春令刘平而已。
“欧阳修见过刘兄,数年不见,刘兄风采依旧啊!”
从马上下来的欧阳修,见到刘平在前后,忙笑着往前而来,打起了招呼。
刘平亦感亲切,是以来到了欧阳修的身边,双手紧紧握住了欧阳修的双手,感叹道:“数年不见永叔,刘平亦是想念。
今能于阳春,遇见永叔,刘平心中正以感到快意!
永叔一路辛苦,刘平已经在县衙之内,准备了酒宴。
我等便是一起,往县衙而去,好生相谈!”
为刘平所言,另有所为,欧阳修心中早就感动不已。
遂在刘平的邀请下,二人骑马并行,共往阳春县衙而去。
一年之间,阳春的变化,确实是他。
至少各方之田亩,更以为开垦后,肥沃而又整齐。
各处之水利设施,是以于建造之后,更以为通畅,让农事得到进一步发展。
各处之宅舍,尤其一些家宅破旧之户,在官府的统一组织下,得到了修缮。
于下雨之日,不用保守潮湿之苦。
一件件实事之下,百姓又如何不能赞之?
在往县衙的路上,但看刘平这个县令的出行,虽然没有人开道,唯有展昭等数个护卫,但以百姓,无不以呼唤。
高呼“刘县令”。
这等声浪之下,代表正是欧阳修前番感叹的民意。
在距离城地不远的官舍之地,还有庠序。
此中庠序,路人走过,正以听到朗朗读书声。
配合着田园之风光,和谐不已。
欧阳修观此,再同之南下而来,所看到的数个县地以做对比,不由得心叹道:“往来阳春之前,修不知道早以恶名之所,会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发生这么大之变化,多以认为乃是世人之于谣传,但于今日之所见,修才知道。
这是刘兄之为,是以实实在在的政绩!
便以修看来,修不及也!”
欧阳修的夸赞,刘平听在耳中,仰望不远的阳春城,道:“永叔可是太过于夸赞我之所为了。
阳春,包括大宋天下之诸多之地,实际不乏勤勉之官吏,亦不乏为百姓办事之官吏!
更不乏为民请命之人。
但以我之所以能做到这里,除了以用心行为处事之外,还有对于实际把控。
没有去调查,没有对实际的把握,实际以难以对相应之策略,做出相应之变化。
这是对于天下之事而言,同样如此也!”
“实际?”
欧阳修疑问道。
刘平颔首道:“正是实际耳!
实际之于考量,正以为处事之办法也!
在实际之下,便是政令等多方面之事,亦要由此展开,才能以更贴合百姓。
我在阳春所为,正以如此。”
欧阳修一边听着,一边思索,在于思索之外,他开始反思,自己在过往之行径。
以实际而论,不去脱离实际。
这实际正和刘平所言之调查息息相关。
唯有在调查之后,才能获得实际之情,并以改变实际之下的一些现状之类。
阳春的实际是什么?
在一年之前,阳春的实际,乃是百废待兴,乃是在贪官恶吏之下,留下来的一批烂摊子。
如何以变之,如何让阳春的现状以变,正是在结合实际之后,当以所做之事。
刘平最终做到了,做到了对不足之地的改变,正是因为他在调查之后,所为之认识清楚。
他欧阳修来到这里,即以从刘平的话语中所领悟,可不也正是需要行以调查?
欧阳修于此思索之外,正以来到了阳春城内。
但看阳春城之内,非常之繁华。
路边的摊贩,更是以买卖东西,有市吏于左右进行巡视。
再以同南下之所见对比,欧阳修,为斗志所充满。
天子赵祯将之安排到此地,可能不简单的是让他治理好阳春,更要从中行以学习。
是的,在回到东京述职,面见天子赵祯之时,天子赵祯于之说了很多话。
且由他今岁以获晓的阳春之情,延伸到了大宋天下治理之事上,内中之感慨颇多。
在这等感慨之下,更多以对大宋未来之忧。
欧阳修不是第一次见到天子赵祯,在他高中进士之时,天子赵祯就对之进行接见。
且天子赵祯非常喜爱他之文章。
并于朝臣有过多次表赞。
加上他这两岁来,于地方吏治方面,表现之突出,是以再入天子之耳。
于朝中的许多官吏所言那般,大宋天子赵祯,于亲政之后,对于年轻,如他这般的官吏,提拔众多。
实际也直接正面了一点,天子赵祯眼见大宋积累之态,革新之志异常坚定。
大宋自立国至现在,尚不足百年,但实际已经显露了不少的问题。
地方之腐败,只是其中的一方面,实际还有其他如天子关心之边关军防,土地兼并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解决掉,那么日积月累下,大宋之未来,是以更加不看好。
尤其是军事,天子以兴建环州新军,更以表明他于军权方面,所祈祷的统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