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却又深深的叹了一口气,然后用一双幽怨如秋水的眸子看着齐泰。
“不过齐大人想必你也知道。”
“当今国师大人最是看重燕王殿下,我家允炆就算是再优秀,也得不到他的青睐。”
“可怜那么小的孩子,在他父皇走了之后就知道什么叫人情冷暖了。”
“我实在是不忍心看见他年纪轻轻就郁郁不得志啊。”
齐泰看着哀怨的太子妃,又觉得为母之心实在可怜,此时心中也忍不住一阵激愤,攥紧了拳头,沉声说道。
“国师大人,就算是天人下凡,也难免沾染了凡心,有失公允,这是难免的。”
“只要允炆多加用功的读书。有朝一日,国师大人必然能看见他的用功。”
“这一次好说歹说,总算是让允炆也进入了翰林院,不过那翰林院可是燕王管理……”
剩下的话,吕氏戛然而止。
但是她不说,齐泰也明白他的意思,此时忍不住有些恼恨的说道。
“太子殿下走了,我等没有可以侍奉的储君,这位子理所应当落在聪慧的太孙殿下头上。”
“太子妃殿下,您放心吧,燕王殿下乃是一介武夫,本就不适合呆在储君之位上,现在为了强求那位置坐在了这上面,他一定会出现许多纰漏。”
吕氏听见了这番话,忍不住勾起了唇角。
但表面上还像是什么都没有听到,一般连忙对着齐泰说道:
“齐大人,还请您谨言慎行。”
“虽我知道您没有别的意思,但隔墙有耳,别人听去了,不知道以讹传讹会传成什么样子。”
齐泰闻言微微低头,然后恭敬的说道。
“既然如此,那下官就不再叨扰了。”
“微臣告退。”
……
翌日。
早朝过后,朱元璋就将朱允炆要去翰林院的事情交代了出去。
众人听到这个消息都是神情各异,忍不住复杂的看着朱棣的方向。
就在朱棣的身旁,原本一直空着的位置,此时占了一个不高不矮的小小少年。
到底是少年人心态。
听见了太监郎朗说出自己就任翰林院主事的位置。
朱允炆拱手慷慨激昂的谢恩,引得朱元璋也忍不住含笑,多看了他几眼。
不过皇帝虽然老了,但并不是老糊涂了。
为了不引起朝廷之中暗流涌动,仅仅只是看了一眼之后,朱棣就收回了自己的目光。
下了早朝之后,众人都在议论纷纷,而朱棣和朱允炆作为亲王和郡王,离开金銮殿时,走在最后方。
感受到众人不断投过来的目光,朱允炆只感觉到一阵的扬眉吐气,连着胸脯都挺得板正。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了一道他并不太想听到的声音。
“大侄子。”
朱允炆心里顿时一个激灵。
回过头,露出了一个皮笑肉不笑的笑容。
“四叔。”
朱棣倒是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
“今天就去就任吧,正好门口停着去翰林院的马车。”
“四叔我亲自带你去学习一番。”
朱允炆低下头,乖乖的喊了一声嗯,然而心里却在琢磨着:
四叔不会在暗中对他使什么小绊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