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和其他的人立刻的制定大明王朝的九年义务教育的制度。”
“要让全大明的所有的孩子都能够接受这九年的教育,要让我们大明王朝涌现更多的人才。”
朱元璋上来就和王大人说了这句话,这让翰林院的王大学士一头雾水。
虽然他知道这是一件好事情,但是他不知道为何要这么做,秦昊只能是在旁边解释了几句,让王大人明白这其中的好处。
王大人听到这话之后,脸上浮现了一抹激动的神情,他点点头说道。
“这确实是一个好的方法,而且一旦推广开来,必然会让大明王朝涌现出来更多的人才。”
王大人只是接受了朱元璋的这个命令,虽然夸奖了一句,但是显然在这其中没有自己的想法。
秦昊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摇了摇头。
他并不认为翰林院适合做这个事情,但是他自己又懒得去抢。
毕竟朱元璋没有让他去做,如果他主动的请缨,不但让自己多了麻烦,反而是还会让朱元璋心中有其他的想法。
朱元璋又继续的按照秦昊之前的提议吩咐王大人。
“制定出一个制度以后,所有的老师都纳入朝廷的编制,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入籍。”
“未来这些人都有机会享受和朝廷的官员一样的待遇,只是具体的细则还需要你们自己去研究。”
“现在就去制定吧,然后马上给全国各个地方都发布公告,特别是北方那里一定要注重。”
王大人当然知道南北方之间的这种差距。
他认为朱元璋提醒了自己一句,其实就是在告诉,他要让北方那边也能得到心理平衡。
哪怕他对于这个事情没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也知晓朱元璋的心思的,于是王大人领命下去。
等到王大人离开之后朱元璋一副特别轻松的样子,秦昊看到朱元璋的表情之后,他颇为无奈的摇了摇头。
因为他觉得朱元璋已经认为高枕无忧了,但是他却知道事情远远没有想的那么简单。
朱元璋看到秦昊的表情之后,很是诧异的追问。
“怎么了?咱都已经按照国师说的让人去做了,难道国师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
“这些北方的文人平白无故的就拿到了这么多的好处,哪怕是他们就算是再刁钻也应该满意了吧。”
秦昊见到朱元璋果然是把这个事情讲得如此的轻松,他叹了一口气,然后开口说道。
“陛下还是想的太简单了,如果只是这样的一个举措就能够解决这个矛盾,那也就不会出现打架和吵闹的事情了。”
“毕竟这个公告和这些举措都需要用很长的时间才能够看出来效果,在此之前,那些北方的文人怎么可能就这么算了呢。”
朱元璋听到这话拧起了眉毛,他认为自己做的这些事情已经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