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环视全场,“咱们省作为近水楼台,要是还学不会,可就说不过去了!”
散会后,各地官员围在刘国正身边讨教经验。一位偏远县的县长愁眉苦脸:“刘省长,我们县基础差,拿什么吸引投资啊?”
刘国正拍了拍他的肩膀:“志高刚到阳市时,那里也是一穷二白。”
“关键是要找准定位!你们县不是有特色农产品吗?学学阳市的‘电商+产业’模式,把土特产卖到全国去!”
当晚,刘国正的办公室依然亮着灯。
他正在视频连线周志高,屏幕里,对方刚从工地视察回来,安全帽上还沾着泥土。
“志高,这次峰会办得漂亮!”刘国正竖起大拇指,“不过我听说,你又在谋划新动作?”
周志高擦了把汗,笑道:“瞒不过刘省长,我准备建一个‘企业家共享中心’,把闲置的厂房、设备、技术都整合起来。”
“就像超市一样,企业按需‘采购’,既能降低成本,又能促进合作。”
刘国正眼睛一亮:“这个想法好!省里可以提供政策支持,把它打造成全省的示范项目!”
他突然想起什么,“对了,下个月有个国际经贸论坛,组织上点名让你去分享经验,准备得怎么样了?”
“正在准备,”周志高翻开笔记本,“我想重点讲讲‘软环境’建设。”
“现在很多地方只盯着硬件设施,却忽略了人才、服务这些‘软实力’。就像种树,光有好土壤还不够,还得有阳光雨露。”
与此同时,在阳市的企业家共享中心筹备现场,刘晓雅正在和工作人员讨论方案。
大屏幕上,共享中心的3d模型缓缓旋转,涵盖了技术交易、人才共享、设备租赁等多个板块。
“记住!”她指着屏幕,“我们要做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平台,而是一个有温度的‘企业家园’。”
深夜,周志高的手机震动起来,是林昊发来的消息:“老伙计,我这边有几个跨境电商巨头,对你们的共享中心很感兴趣,要不要牵线?”
周志高立刻回复:“求之不得!正好想和他们探讨‘内陆+跨境’的新模式。”
一个月后,国际经贸论坛在首都举行。周志高站在讲台上,身后的大屏幕播放着阳市的蝶变历程:从一片荒地到现代化新城,从无人问津到客商云集。
“有人问我,阳市的成功秘诀是什么?”他举起一张照片,那是他和刘晓雅在创业初期,挤在狭小办公室吃泡面的场景,“是永不言弃的决心,是为民服务的初心,更是开放包容的胸怀。”
台下掌声雷动。
论坛结束后,许多外国企业代表围上来交换名片。
一位德国企业家竖起大拇指:“r.Zhou,我决定在阳市设立欧洲产品展销中心!”
消息传回阳市,全城沸腾。
周志高和刘晓雅站在新落成的企业家共享中心顶层,俯瞰着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
远处,机场的飞机起起落落,高铁呼啸而过,建设中的海底隧道工地上,探照灯如同繁星点缀。
刘晓雅靠在周志高肩头:“志高,你看,我们的梦想正在一点点实现。”
周志高握住她的手:“这只是开始。等海底隧道建成,阳市一定会成为连接世界的‘内陆明珠’。”
此时,刘国正也在关注着这场盛会。
他在全省干部大会上展示着阳市的最新数据:“同志们,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希望各地都能找准自己的‘赛道’,跑出发展的‘加速度’!”
他的目光坚定,“我们不仅要学习阳市,更要超越阳市,让整个省都成为投资热土!”
“今天学习到此结束,希望大家能踊跃询问周书记,争取让我们省的整体经济,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