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什么水库、蓄水池?队里这条河还能建水库?”
岑济刚准备解释,鲁求英就微微点头自顾自地嘀咕起来:“对啊,这公社的水库是该修修了,队里的几口塘也要挖一挖。”
“不是、不是,支书,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岑济在鲁求英面前摇起花手来,结合自己记忆里那点东西,讲起了解决思路。
而岑济要说的,就是后世某个已经倒闭的,曾经规模全球最大的中文互联网bbS论坛—某涯,其中一位大神kk在2012年提出的一整套理论预测。
具体来说,就是在当初社会舆论一片哀嚎的情况下,kk坚称房地产依然会暴涨。
这可能与当时的普遍看法相违背,因为那个时候的社会还没从2008年金融海啸中回过味来。
房地产企业破产倒闭无数,部分城市房价暴跌,甚至接近腰斩。
几乎各大媒体都发出一致声音:房地产不行了!
某些境外媒体更是扬言,说闹钟必然在两年后步入崩溃,根源就是房地产!
但kk大神却给出了不一样的看法,他认为上头必然会开闸放水,但这些天量资金必须要找到一个容器储存起来。
在当时那个条件下,见效最快、产业链条最长、受益人群最多的支柱型产业容器是什么呢?
房地产!
只要搞房地产,那钢铁、水泥、建材、劳工、化工等一大批行业门类都将迅速盘活。
地方政府卖地能搞到钱,房地产企业能救活,产业工人有钱拿,与之配套共生的第三产业也能分到一大杯羹。
上层拿到这笔资金后,继续扩大投资,搞基建、搞出口,三驾马车激活两驾,拉动另一驾马车飞速前进。
总结起来就是:一线城市继续涨,二三线城市马上涨,四五六七八等小卡拉米全部一起跟着涨。
至于后续结果如何,上头如何应对这一把梭哈的后遗症,那就只能师母已呆啦。
跃进大队现在的情况,跟几十年后的社会形势,有些相似,但又有些不同。
一样的地方在于,马上都会涌现出一大批热钱,虽然跟后世那些数以万亿计的资金无法比拟,但对于八十年代初的小生产队来说,那也是天量资金了。
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玛德跃进大队现在就是一张白纸呀,根本不存在什么资金过剩、产业冗余等情况。
一句话,不管岑济把这笔钱花到哪,那都不会有什么后遗症,只会有好处,绝对没有坏处。
就像鲁求英说的,哪怕去修水库、建灌渠、挖塘口,那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但岑济不能随便瞎鸡儿乱吹,搞房地产,在现在这个时候大有搞头,未来几十年最红火的产业,除了打灰还能有谁?
而且房地产对剩余劳动力的需求量大,但入行门槛却低,不然为什么不叫建筑工人,非要贴上一个略带贬义的“农民工”标签呢?
农民工,一黑黑俩,发明这个名词的人真特良的是个人才!
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岑济既然来了,那就绝不可能让这个字眼继续出现,尤其是在跃进大队。
什么农民工,那是你工人爷爷!
什么?不服?
跟我腰上的铜头皮带说话去吧!
“岑校长!”鲁求英听了一阵,把头抓的跟鸡窝似的,应该是要长脑子了,“你说的这太深了,我听着有些、有些困难!”
“支书,其实没多复杂,总之就是要盖房子,盖最漂亮、最气派、最攒劲的房子!”
“让他们把钱都交给大队,我们来找工人、买材料,统一置办也便宜不是!”
“大队拿了钱,再去买农机、买农药、买化肥,建食堂、建厂房、建饭店,以后大队的社员们个个都有活干,男的进工厂,女的搞后勤!”
“那往后,要哭着喊着嫁进咱大队的姑娘还不得排队排到笠帽山上去!”
鲁求英显然被岑济这一番大饼吃得有些噎得慌,兴奋地满面红光:“那就好、那就好啊,只要大队人丁兴旺,干什么都行啊!”
岑济听后不免尴尬,再过几年,你要还是这个想法,那就很危险呐!
不过没高兴一会儿,鲁求英又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可是,要是有人不愿意交钱,那还怎么建房子?”
“那好办呐!”岑济兴奋起来,指着学校的方向:“我们就好好建一个样板房出来!”
“我们有人有材料,什么都是现成的,到时候把成本一公布,绝对比他们自己建房来的便宜!”
“李克道的施工队可是会建砖混小楼房的,到时候同样的价钱,你自己建,要么只能建土坯房,要么就是泥瓦房!”
“要是给大队统一建,那都是清一色的漂亮小楼房!”
见鲁求英还有顾虑,岑济再往外抛重磅狠货:“到时候咱们再去求杨县长,请他们给大队多批些工业券!”
岑济咬着牙发狠:“找大队建房子,咱们送电视!”
鲁求英快活地拍起手来:“哎呀,那除非是傻子才不干嘞!”
这一招在当前来看,确实是撒手锏,因为目前来说,买电视就得要票,不要票的价格贵到离谱,一般人根本接受不了。
不要票的话,要么就找人托关系,要么就花高价找门路买,而且这两种方法,不论哪一种都不是一般人能接触到的。
“岑校长啊,你脑子可真灵,我们怎么就想不到呢!”
“哪里、哪里,我这也是跟雷大善—”岑济本想虚空致敬一下冖儿,但为了避免引起误会,只得打哈哈掩饰过去。
“总之一句话,我们大队不是为了社员朋友们手里那点分红,我们只是想为大家打造一套人人都能买的起的好房子!”
两人商量一阵,打算等学校搞得差不多了,就分出一部分人来,先建设几套样板房,优先分配给队里的生产标兵。
到时候敲锣打鼓热闹一阵,给大伙儿都打个样,不怕社员们不眼馋。
鲁求英欢天喜地的去了,说是回大队部把规划图纸翻一翻,确定一下“先锋社区”的位置。
是的,没错,鲁求英已经把这个新式住宅小区的名字给定了下来。
本来他属意“爱红家园”和“大队之家”的,在岑济的强烈要求下,才换成了“先锋社区”。
看着鲁求英走远,岑济这才发觉自己一直站在服装厂棚子的屋檐外头,硬是背对着太阳晒了快半个钟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