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听泉”(2 / 2)

他的能力手腕儿样样都是一流的,历史评价可不低,是个难得的仁君,可惜天不假年,那把龙椅才坐了不到一年。”

几人围绕着这位不良于行的胖子仁宗,展开了全方位的讨论。

服务人员很有眼色的抬来了一张八仙桌四把椅子,还有茶具然后沏上一壶陈年普洱茶。

叶大秘:“老板,马先生、白先生,喝杯茶润润嗓子再聊。”

几人落座,白名喝了一盏茶,先是夸了这盏陈年普洱茶气足、回甘快,然后继续道:

“宣德帝朱瞻基在位期间就造了一种小号宣德通宝,也没什么说头。

倒是宣德三年,为满足玩赏香炉的嗜好,朱瞻基下令从“暹罗国”进口一批红铜。

并责成宫廷御匠吕震和工部侍郎吴邦佐,参照皇府内藏的柴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名瓷器的款式,及《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等史籍,亲自参与设计和监制了一批香炉。

这批做工精良、用料考究的香炉,也就是咱们现在所说的赫赫有名的“宣德炉”,后世各朝各代也多有仿制。

尤其是宣德本朝后期的仿制品,其中精品那可是让咱们玩儿鉴赏的人真假难辨。”

贝勒爷:“这宣德炉的水可深了,不是三句两句能说清的!

我手里也有个十几二十尊,下次有机会一起一起鉴赏的时候再细聊。你还是接着说铜钱吧!”

白名:“好的!侯伯伯!

宣德帝之后就是正统、景泰、成化,父子、叔侄三人都没造铜钱。

景泰年间的景泰蓝、成化年间的“斗彩鸡缸杯”倒是都冠绝一时。不过不在今天的讨论范围,就不提了!

这三朝过了就是弘治帝朱佑樘,他只造了一种小号的“弘治通宝”,不过价值不高不值一提。

接下来就是“游龙戏凤”的正德帝朱厚照,他忙着和李凤姐儿做游戏,也没造钱。”

说起古代皇帝的风流韵事,贝勒爷可就不困了!

就此话题,几人又扯了一通。

贝勒爷:“你说正德帝没造钱,那你手里的“正德通宝”是怎么回事儿?”

白名:“这几枚“正德通宝”虽然范纹清晰,有有包浆和使用痕迹。

可根据我的了解,所有的“正德通宝”都是清朝、民国后铸的“伪币”。

不过这种您这里的这些清铸的精品“正德通宝”文化、历史价值倒是不低,值得收藏!

接下来就是24年不上朝的道君皇帝嘉靖帝朱厚熜了!

这位爷虽然忙着炼丹修仙和给自己上“尊号”,可是也没忘了铸钱。

这普通背面光的小号“嘉靖通宝”没啥价值,不过这几枚被二钱、三钱、五钱、十两的可就非常罕见了!

不提文化历史价值,光论钱一枚现在也能换咱们四九城里的一间厢房。

隆庆帝朱载坖造了一种“隆庆通宝”存世稀少,能顶我俩仨月工资。

万历帝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年号共用了48年,是明朝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

他造了大、中、小三种“万历通宝”,由于存世量比较多价值都不太大。

泰昌帝朱常洛有帝命、没有坐江山的运。在位一个月,根本来不及造钱。”

贝勒爷:“那我这里的这些“泰昌通宝”都是伪币?”

白名:“嘿嘿,您老这是往沟里领我。泰昌朝确实没造钱,可是架不住人家有个好儿子朱由校。

朱由校继位大统之后,给他老爹补铸了“泰昌通宝”。尤其是其中这种“心泰”版的泰昌通宝,这泰字底下的水字换成了心字。

坊间传闻说是象征着朱由校的一片孝心。

而木匠皇帝朱由校自己给自己也没少造钱。

小号、中号天启通宝没什么说头,大号背十能值我俩月工资。这背府、背镇、背密的一枚也能换一间房。

末帝崇祯朱由检铸有大、中、小几种崇祯通宝,由于年代比较近价值不高。

不过这种背面带跑马的就有意思了!“门框”里一匹马是个“闯”字儿,一马乱天下、“下岗快递小哥”闯王进京。

崇祯帝吊死煤山歪脖子树。到这里大明就算完了,南明小朝廷就不提了!”

话题告一段落,众人起身准备去客厅谈正事儿!这时候马嘟嘟发出一声轻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