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傲天也是没让大家失望,说出自己的观点:
“其实细看此作,转折处的顿挫,处理地精妙绝伦,这也充分体现了文徵明深厚的书法功底,和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老夫对此佩服不已!”
听了‘戎墨骁客’的评论,众人也是纷纷点头认可。
随后,鉴赏活动继续进行。
一位张姓老者缓步上前,展开一幅清代郑板桥的墨竹图说道:
“这画以墨竹为主题,看似简单几笔,实则神韵十足。”
张老指着画面说道,“郑板桥以竹自喻,借竹的挺拔坚韧,表达自己刚正不阿的品格。”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对张老的见解深表赞同,又是纷纷发言。
接着,又有一位老者,拿出一幅八大山人的山水图,画面中怪石嶙峋,枯树摇曳,意境深远。
“八大山人的画常常以独特的构图和笔墨,表达内心的孤寂与对世事的感慨。”
老者的讲解,再次引发了众人的热烈讨论,大家各抒己见,从绘画风格、表现手法到作者的身世背景,讨论得热火朝天。
而崔易只是静静听着众人的讨论,没有发言,这些世俗凡物,对他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兴趣了!
然后,就在这场书画鉴赏活动,进行到尾声时,只见一位身背画筒得老者,缓步走上了展示台。
这位老者,崔易在外面等古教授时见过,他面庞清瘦,颧骨微微突出,脸色带着常年沉浸艺术创作、作息不规律的苍白。
头发浓密且杂乱,眼睛深陷,却透着灵动与炽热。
此人不修篇幅,身穿一件老旧风衣,随意敞开,露出里面有些泛黄的白色衬衣,棕色牛皮腰带,宽松运动裤,脚踏一双大头皮鞋!
“此人姓方,名,拗之。
别看他穿着邋遢,却是这江南一带的顶尖画家,他的画,有人曾经出价百万求购,但他却不为所动。
他的画只卖懂画之人,不懂画之人,他的画千金难求。
而且,他的眼光极高,一般的画作他都不放眼里,哪怕是一些古画,也都未必入得了他的法眼。
他作画时,也是随性而为,追求自然之美,他曾经说过,要画出最接近自然的画,他也经常去各地古玩市场或古董拍卖会上转悠,希望能够寻求到最接近自然的画。”
台下的李墨轩,低声对着聂傲天等人介绍道。几人听后,也是对这个方拗之充满了好奇之色。崔易也是来了兴趣。
此时,台下寂静无声,台上,方拗之已经取下了背上的画筒,将里面的画轴拿了出来。
而这画轴拿出的一瞬间,崔易却是隐约察觉到了一丝非常微弱的灵气波动。
崔易不由一惊,连忙放出神识仔细查看,经过神识扫视,他已经确定,这丝微弱的灵气波动,就是来自这卷画轴。
只见,方拗之缓缓打开了画轴,立时,一幅漂亮的山水画,慢慢地展现出来。
崔易也是将神识直接扫向画面,不过,让他惊讶的是,他的神识根本无法穿透进去,似乎一层薄膜,阻挡了他的神识一样。
这不得不让崔易重视起来。
要知道,他如今的神识,可是相当于金丹初期的恐怖神识啊。竟然无法穿透这幅古画,这能不让他震惊吗?
这古画绝对有古怪。
于是,崔易收回神识,用眼睛仔细观察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