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时间紧任务重,但咱们的任务是光荣的,我们的国家千疮百孔,到处都需要建设,非常的严峻。
仗打完了,自然不需要那么多的部队,所以有不少同志都转业回家了,那留下来的人怎么办呢,我们总不能让国军养着吧,那一年的军费多了去了。
所以我们不能拖后腿,我们要自力更生,一边拿着武器,一边搞生产,咱们眼前的地方是有名的黑土地,土地肥沃,好地方啊。
同志们,有没有信心,把这里变成祖国的粮仓。”
“有…”
战士们的回答很直接,毕竟这个年代的战士都很朴素,国家需要什么,他们就做什么,国家粮食产量不足,土地耕地面积不足,那么他们就去开荒。
哪怕位置偏远,没有机械拖拉机,但他们有双手,有锄头,人心齐泰山移,一定可以完成这个任务。
“好同志们有志气,咱们虽然是九连,但是,我们不比其他连队差,拿出攻坚的势头来,超过他们。”
“超过他们,超过他们……”
“开工…”
“冲啊……”
随着一声令下,战士们抄起家伙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分工明确,开荒这种事情,穷苦出身的战士们并不陌生,而且一开始就做好了分工。
毕竟南泥湾可是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经验在那里呢,而且这里可是东北,属于工业区,像工具这种,并不缺。
“罗大勇这小子吃枪药了啊,不行,咱们也不能落后,同志们,别让九连追上来,加把劲啊。”
“好……”
作为师长,周胜的工作量很大,本以为战争结束了,自己的工作会轻松一点,没想到反而更多了。
打了十几年的仗,从少年起就开始扛枪,除了打仗,别的啥也不会,没想到现在居然要重新拿起锄头。
想到这里,恨不得给自己几个嘴巴子,但路是自己选的,打死也要走下来,不会就学,跟老百姓学习如何种地,当学生。
不会的跟专家学习,国内的人才很少,但并不是没有,只要有心,就能够找到。
这不,他现在正陪着专家一起查看地形,是一名老同志,也是知识分子,但参加革命也有些年头了。
抗战那会,各根据地展开了大生产,人家凭借着真才实学,能吃苦,又有文化,成了部队的宝贝。
现在好不容易把人家请了过来,自然要配合人家工作,而且周胜看过他的规划,一点都挑不出毛病,样样俱到。
“钱技术员啊,这一带真的适合种植水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