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逸风强撑着疲惫的身躯,缓缓起身,扫视着群臣,声音低沉却又带着一丝决然:“诸位爱卿,如今局势危急,叛军势大,我军新败,朕深知大家心中也不好受。但此刻绝非气馁之时,我们必须想出应对之策,挽救这危局。”
一位年迈的大臣颤颤巍巍地站了出来,忧心忡忡地说道:“陛下,此次战败,实因新兵仓促上阵,训练与装备皆不足。
当务之急,应暂停征兵,给予现有军队充足时间训练,同时加大对武器装备的投入,打造精良兵器,方能与叛军一战。”
李逸风微微点头,却又面露难色:“爱卿所言极是,可如今叛军四处作乱,若暂停征兵,恐难有足够兵力平叛。再者,打造武器装备需耗费大量钱财,朝廷如今财政紧张,这又该如何是好?你们谁又能帮朕解决,朕重重有赏。”
这时,一位年轻的大臣站了出来,拱手说道:“陛下,臣以为可先与关内郡和河东郡协商,请求他们出兵相助,以解燃眉之急。
至于财政问题,可鼓励富商巨贾捐款捐物,同时清查各地贪官污吏,没收其财产充公,如此或可缓解财政压力。”
李逸风思索片刻,觉得此计可行,遂说道:“就依爱卿所言。即刻派遣使者前往关内郡和河东郡,务必让他们多派出援兵。同时,命吏部与刑部联合行动,彻查贪官污吏,不得有丝毫懈怠。
另外鼓励城内的富商巨贾捐款捐物,等以后朝廷有钱了必定加倍奉还。”
然而,尽管李逸风一直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局势却并未立刻好转。关内郡和河东郡的地方官员们虽答应出兵,但各怀心事,一直拖拖拉拉,在出兵后更是龟速前行,而且兵力只有两万人。
而清查贪官污吏的行动,也遭到了很多朝中势力的暗中抵制,进展并不顺利。
与此同时,叛军却趁着朝廷军新败,士气低落之际,不断扩大地盘,势力愈发壮大。
一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地方势力,见朝廷军如此不堪一击,也纷纷倒向叛军,使得叛军的声势更加浩大。
李逸风看着局势愈发失控,心急如焚。他每日在御书房中,与大臣们商议对策,常常废寝忘食。
然而,每一个看似可行的方案,在实际执行中都会遇到重重困难。
王朝在风雨中摇摇欲坠,李逸风犹如置身于暴风雨中的船长,拼尽全力想要掌控航向,却发现前方的风浪越来越大,不知能否带领王朝这艘巨轮驶向安全的港湾。
在这艰难的时刻,民间百姓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战争使得田地荒芜,粮食短缺,物价飞涨。
百姓们为了躲避战火,四处逃亡,流离失所。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哭声、哀声在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上回荡。
李逸风深知,自己不仅要应对叛军的威胁,更要想办法拯救这些受苦受难的百姓,否则,王朝将失去民心,再无复兴的可能。
但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他感到自己肩负的担子愈发沉重,未来的道路也愈发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