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杨毅发布了一系列安民告示。告示中承诺,将减免河北郡百姓的赋税徭役,帮助他们恢复生产生活。
同时,还号召那些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百姓返回家园,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物资支持,如粮食、种子和农具等。
官府还组织人手,帮助百姓修缮在战火中损毁的房屋,清理街道上的废墟。
为了尽快恢复河北郡的经济,杨毅鼓励商业活动。他下令开放集市,降低商税,吸引各地商贾前来贸易。
一时间,沉寂已久的市场逐渐热闹起来,各种货物琳琅满目,叫卖声此起彼伏。随着商业的复苏,手工业和农业也得到了带动,百姓们的生活逐渐有了起色。
在处理政务之余,杨毅还亲自走访河北郡的各个角落,深入了解百姓的疾苦。他与当地的老者、士绅交谈,倾听他们对治理河北郡的建议。
对于那些在战争中失去亲人的家庭,杨毅送去慰问品,并承诺会给予他们长期的帮助。
他的这些举动,让河北郡的百姓们深受感动,他们开始从心底认可杨毅,将他视为能够带领大家走向新生活的希望。
而对于曾经效命于二皇子李逸云的降军,杨毅并没有歧视或虐待他们。
他深知这些士兵大多也是被迫参战,心中怀着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于是,杨毅对降军进行了整编和筛选,愿意继续从军的,给予平等的待遇,进行统一的训练,让他们融入新的集体,然后负责城防;而那些渴望回家务农的,则发放路费和安置费,让他们回归正常生活。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河北郡逐渐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过来。田野里再次泛起绿油油的庄稼,城镇中重新洋溢着生机与活力。
杨毅在河北郡的统治也日益稳固,他以仁德与智慧赢得了百姓的衷心拥护,为他进一步扩张势力、成就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河北郡这片土地,正以全新的姿态,迎接属于它的崭新时代。
两个月后,河北郡在杨毅的精心治理下,已然步入正轨,社会秩序井然,百姓生活安定。
杨毅深知,自己的征程远未结束,真正的挑战还在前方。在妥善安排好河北郡的各项事务后,他毅然决然地率领着五万忠义军,朝着京畿一线缓缓推进。
京城,那是大梁帝国的心脏,是皇权的象征,大凉皇宫便坐落于此。
这里,也将成为杨毅霸业征程中的最后一次大决战之地。
同时杨毅从斥候的禀报中得知,大梁皇帝李逸风已察觉到局势的危急,倾尽全力集结了十二万大军,在京城周边严阵以待。
然而,这看似庞大的兵力背后,却隐藏着诸多隐患,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临时抓来的壮丁,未经过长时间的系统训练,军事素养参差不齐。
杨毅骑着高头大马,行进在队伍前列,目光坚定而锐利,望着京城的方向,心中思绪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