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穿越小说 > 都重生了肯定靠校花养活啊 > 第172章 为周末的爆发做准备

第172章 为周末的爆发做准备(2 / 2)

之前陈程做了信息绝缘,外地的用户根本就不知道有这种活动,现在忽然收到推送,看到两天就办了两次,而且还真的现场发钱,对平台几乎没有任何质疑。

于是所有人都记住了明天中午11点的拉新活动,很多人也已经开始跃跃欲试。

陈程在后台看到了自己那篇推送的阅读数,注册用户20万+,在线用户6万+,短短几十分钟,阅读人数就超过了5万。

这让他忽然想到了一个已经快被他忘掉的产品,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绝对是中国互联网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自媒体平台。

得益于微信极大的流量和生态,当年很多人只是在公众号上搬运一下段子和冷笑话,就能收获几百万粉丝。

而许多风靡一时的意见领袖,也就是俗称的大v,就是在公众号靠着一篇篇十万+的爆款文章火出圈的。

只是后来短视频席卷互联网的时候,腾讯自己的短视频没能跟上,所以微信公众号这个以图文为主的自媒体平台也逐渐式微。

等陈程重生之前那两年,已经没多少人还玩公众号了,微博、微信、公众号也同样再不能培养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网红,短视频崛起的那几年,所有头部网红无一例外,全是抖音和快手孕育的。

腾讯没抓住短视频的浪潮,在陈程分析看来,无外乎三个原因:

第一、转身效率太低,没跟上短视频风向;

第二、没第一时间培养自己的大v和网红,没有优质的短视频内容;

第三、在那之前没怎么玩过算法,微视的算法跟竞争对手比,完全没优势。

算法没优势是致命的。

就像新能源汽车宣传的智能驾驶,消费者能明显感觉到不同产品之间的差距。

当他觉得,哪个短视频app,都没有抖音最懂他的时候,微视也好、快手也罢,都很难撼动他的行业领袖地位。

不过陈程知道,从现在开始,往后数十五年,自己还不用担心短视频的威胁。

如果现在在校内网搞一个公众号的功能,其实自己也不需要做什么额外的开发,就是模仿微博和公众号,如果是个人注册的账号,就正常以普通公众号显示,如果是公司、机构、单位注册的账号,加一个认证流程、给一个蓝v之类的认证。

到时候,自己可以先邀请各大高校的校方、各院系的院方以及各社团的负责人入驻,也算是给他们一个发布咨询和个人见解的平台。

虽说初期可能不会有什么太大的进展,可一旦用户基数大了、各大院校都能来校内网开一个“校内公众号”,那网站的权威性又有了很大的提升。

对学校来说,相当于有了一个用户基数很大的信息发布平台,绝对比学校自己的官网要好用的多。

而且,用户也能在各大公众号里选择性的关注一部分账号,逐步养成还能在校内看看咨询的习惯。

陈程想到就做,趁着打印社还没到关门时间,他把自己用来发布拉新比赛信息的“校内新闻”账号,设置为了校内网官方新闻账号,然后他弄了一个简单的蓝色v字图标,把它放在了“校内新闻”账号名称的尾部,当用户把鼠标的光标放在蓝色v图标上时,会有一行提示:该账号已获得校内官方认证。

随后,他打开word,编写了一段需求文档。

他希望肖鹏在鱼塘上线之后,立刻对账号的主页进行一定的调整。

以往的用户主页,是以个人为主,点开之后,展示个人信息、个人相册、个人说说以及日志等信息。

但公众号应该有另外一套界面。

把它打造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新闻账号界面,点开之后,屏幕右上角显示账号信息,中间整个信息流全部用来展示该公众号的最新动态。

而公众号可以发表三种形态的内容。

不超过150字的文字说说、不超两万字的长篇文章、以及不超十张图片的图文。

同时他在文档内备注,这个功能暂时不开放注册,要采用邀请制。

一旦开放注册,图文信息对服务器储存和带宽是个巨大考验。

邀请制就好很多,一来可以专门邀请各大院校和对大学生招聘感兴趣的企业,二来也可以让那些想做自媒体的普通用户多一些期待。

到时候,谁在自己的账号里足够活跃、谁的粉丝足够多并且粘度足够大,就能受邀注册自己的个人公众号。

这样也能激发大家先用心经营个人账号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