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并非我是虞国人,便另眼相看。而是其余当前宁、虞两国之政略而言。北宁虽强,但他却是实行的分封制。虽在前陈的基础之上有所改良,削减了各诸候的实力与权力。但根本上,并无实质性的改变。在君明之时,倒没什么。一但出一位,别说是昏君,就是一个没什么能力的君主,稍有风浪,宁国必乱。”
“那咱们虞国呢?”
“虞国主要是在当年的楚制之上,进行过大量的改良,并通过太祖与武帝等近三代君主,在实际实施之中,又不断的修改。才有了今天的大虞国体。在这样的体制之下,只要不出现什么昏君、暴君,不说一统天下。守成当是无碍的。若是出得一位有能之明君,那就完全可能成就这天下一统之大业。”
听到他的分析,任逍遥也不住的点头。只不过,这些话,已然是非常敏感了,在这样的场合,当然也不适于再深入的探讨下去。
于是任逍遥起身一施礼:“今日能结识东方兄,实乃我二人之幸。只是现在时辰已晚,再过半个时辰,便要宵禁了。不知东方兄家住何处?我们明日再来拜会,到时我们再把酒言欢,畅论天下事,如何?”
东方慕白忙道:“也好!只是在下陋居地偏,恐二位初来桂州。也不太好找,不如告知你们落脚之处,明日我差人来给你们带路如何?”
“那好啊!明日我们便在双福客栈等着。”
二人回到客栈,周琦不由的笑问道:“我看你与那东方慕白挺聊的来的嘛!说了那么多天下大事,听得我是晕晕乎乎的。就像你与南宫耀、林免他们聊什么诗文一样。”
任逍遥笑道:“我看这个东方慕白还真不是一般人。他的见地确实是我第一次所遇到如此透澈的。”
“该不会,他和你一样,都是另一个世界来的吧?”周琦笑道。
任逍遥也笑着摇了摇头:“这倒不太可能。不过他确实很有见解,明日一定当登门拜访。都说大隐于市,我看这东方慕白,说不定就是隐身于这闹市之中的隐士。”
说到这里,任逍遥不禁想起了那位晋阳公主给他留的信来。但现在自己远在西南之地,只怕一时半会,根本没机会去北宁了。
次日早上,两人刚用过了早点。便听小二说,有人找他们。两人一看,竟然是个十四五岁的小孩。
那小孩问清楚他们是谁后,十分有礼的说道:“我是东方先生的书童,我家先生让我来请二位。”
“哦!那好啊!就有劳你带路了。”
两人跟着这书童,穿街过巷。来到一处挺深的巷子里边。在一并不起眼的门前,那书童上前轻扣门环。不一会,房门打开,东方慕白从里边迎了出来。
“二位仁兄,快里边请。寒舍简陋,请勿见笑。”
一进大门,里边是个并不大的院子。但院子虽小,可却布置得十分雅致。墙角一丛竹子的旁边,还有一小凉亭。中间的小花台旁边,有一张石桌,桌旁有四张石凳。后边的两层小楼看起来也应该不大。
将他们二人请进屋里,书童很快的便给倒上茶水。
从结构来看,这应该是客厅,但又像是书房。因为在旁边还有一排宽大的书架,架上摆放着不少的书籍,甚至还有一些竹简。
东方慕白忙介绍道:“二位可别见笑。我这房子小,平时也没啥外人来。所以这书房、客厅便都在这儿了。旁边那屋是书童住的。我呢,就住楼上,楼上也就一间卧室。要不昨日便请二位到家一叙了。”
“东方兄这是说的那里话,我看你这小院虽然小,但却也别致,充满了书香之气。”
东方慕白,随后便又吩咐书童去买些酒菜回来。随后转身道:“二位,今日咱们便可随便聊了。我知任兄昨日之意,在那种地方确实不宜深聊。”
“呵呵!有劳东方兄了。没想到兄台这里有这么多书啊!可以看看吗?”
东方慕白忙道:“任兄请随意。”
任逍遥走到那书架前,看着这许多的书籍,也是包罗万象。什么天文、地理、算筹、兵书、都有。唯独却不同于大多数的读书人,像那些圣贤之书却很少。这时,任逍遥的目光惊异的停留在了一个看起来十分陈旧的书盒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