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东方兄说笑了,其实事情是这样的……!”
当听任逍遥将从年初进京皇帝给他说的话,到如今又突然提前大半年急调其进京的事情说完之后,东方慕白并没有立即说什么。
过了一会,他才反问道:“那任兄你自己是怎么看这事的呢?”
任逍遥叹了一口气道:“不瞒东方兄,其实由于我姐姐嫁给了太子。所以,在所有人看来,包括皇帝那里,都已把我当成了太子一党的人了。如今皇帝身体不好,朝政几乎都由太子在打理。或许这是皇帝已在为太子今后即位作打算吧!急着把我调回去,就是为了加强太子在朝中的人脉。我想,应该是这样吧!”
东方慕白笑道:“你说的没错,皇帝的心里当是这么想的。可我觉的,只怕有人却另人打算啊!”
“有人?什么?你是指康王那边?”
“是的!你想想,太子与康王之争,那是世人皆知的事。如今的情形太看,太子随时都有可能上位了。康王那边的人,他们能不急吗?一但太子登基,他们好的话,能像当年的成王一样,到地方养老。差的话,那可就难说了。”
任逍遥急着问道:“你是说康王他们会有所行动?难道他们还敢造反不成?”
东方慕白摇了摇头道:“这个,我可就不得而知了。我又不是神仙,啥都知道。但以康王的性格来看,他们是绝不会坐以待毙的。至于会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和措施,这可就无从知晓了!”
任逍遥听罢,也不由的叹道:“一直都不想卷入这些朝堂纷争之中,东躲西藏的。可最终还是逃不掉啊!真是天意弄人啊!”
“在这件事上,我也无法给兄台出什么主意。恐怕还是得兄台自己多加小心啊!”
任逍遥忙一施礼:“多谢东方兄提醒,我会注意的。”
“希望这次的皇位传接,能顺利的过渡吧!如出现大的波澜,于国于民,可都不是什么好事!不过康王一党是定会有所行动的,就看他们行动的力度会怎样了。但愿能像当年成王争诸失败后那般平稳吧!”
任逍遥站起身来:“多谢东方兄!你我虽认识时间不长,但却为知己。只是这次皇上急召,我必须得按时赶去。而且这边也还有诸多事务需要交接。若是走时不得空闲,不能再来与东方兄道别,还请兄台见凉!只是日后便难得有机会与兄台畅聊了。”
“呵呵!你我还可书信往来嘛。再说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嘛!”
“东方兄说的是!那我就先告辞了!”
任逍遥转身刚走到门口,忽然又转身问道:“东方兄!你刚才那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倒是十分贴切,不知出自何处啊?”
“哦!你说这句啊!这是出自楚元帝送付长龄任大楚首任西域都护时所说过一句话。应该是记载于大楚西域行记里边的。”
“哦!原来如此。这两句倒真是妙!好啊!东方兄请留步!”
离开了东方慕白,任逍遥心里也不由的犯起嘀咕,这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若我记得不错的话,应该是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诗啊!怎么会是出自七八百年前楚元帝呢?这事啊,有空时还真得查一查,看看是凑巧了,还是有别的什么原因。
回去之后,他便开始安排着手将手里边的事交接给州府里的其他官员。至于周琦,那不用说,他是肯定不会留下来做这个他本就不想做的司法参军的。定是会同他一同返京。
现在除了手头上的事情要交接出去,以便吏部后来派的知府可顺利接手以外,他最担心的便是姬曲了。
按姬曲的性子,肯定想跟着他一同回郢都。可现在他的货栈才刚刚走上正轨,如果就此放弃,不但可惜。而且交给别人,他也不放心。更重要的,正如东方慕白所言。这次回郢都,很可能会面临着一场变故。谁也说不清这里边究竟会发生什么,有多大的风险。
他自然也是不想让姬曲这个局外人卷进来,而且以他燕国皇长子的身份,若是不小心牵扯进来。那也有诸多不利之处。而是打算待郢都的局势明朗、稳定之后,再让他回来。现在还是让他留在桂州为好。
于是便找来姬曲单独与他闲聊。
姬曲一听,果然便闹着要同他一起回去。说这货栈他不要了便是,至于可能会亏掉的钱,他可以慢慢攒起来还给师父。毕竟这里边主要的投资都是任逍遥出的。
于是任逍遥便劝道:“其实师父还真不是在意这些投入的钱。你想想啊,这个货栈的建立,是为什么啊?不但是方便了各地的商贸,而且也是当初为师对榕县百姓的承诺啊!你想想,当初师父鼓励他们多种植水果,我会想办法运出去帮他们卖掉,这样能让榕县百姓除了种粮和蚕桑以外,还能多一个致富的路径。可现在我调走了,货栈也不搞了。那岂不是失信于民吗?所以,让你留下,继续搞好货栈。其实是让你替师父我,实现对百姓们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