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任大人说,现在太后的供给朝庭也是给的不多。而皇陵这边清苦,不比宫中。还是多留些给娘娘开销。两千两足够了!”
“也罢,就随他吧!那就有劳二位公公了!”
二人连忙施礼:“太后言重啦!如今先帝驾鹤西去,承蒙太后收留我们,我们已是感激不尽了!”
次日一早,任逍遥与紫烟都已收拾停当,就等着太后她们去大殿祭祀之时,将人引开,他们便可离开了。
看着气色已基本恢复如常的任逍遥,胡太后心里真是万般不舍。她真想上去好好抱抱他,这可是她亲生的儿子啊!可是理智也让她不能,也不敢如此。
看着胡太后,任逍遥却忽然跪下朝她一施礼:“太后大恩,逍遥铭记在心!”说罢,便朝她磕了一个头。一旁的紫烟也跟着他下跪磕头。
胡皇后忙上前扶起他俩,心中也是百感交集。之前她见过任逍遥数次,可从来都没行跪拜之礼,没想到今天他却如行此大礼。其实胡太后心里也知道,以前他不行大礼,那是他不惧权贵,而今日行此大礼,是出对自己对他的救命之恩和厚待。说明他是一个重情义的人。
“好啦!你俩都快起来吧!我们马上就要去大殿了,你们也准备好。那边钟声一响,你们就马上离开!”
“太后!保重!”
随后二人又朝洪、梁二人施礼之后,便从转身从小院的后门离去。
看着他两离开了,胡太后这才对洪、梁二位说道:“咱们走吧!”
当皇陵祭祀大殿的钟声第二次响起之时,任逍遥与紫烟二人已骑上快马朝北而行了。
阳县位于随州西边,背靠大山。也是随州辖下最偏远的一个小县。由于这里地处偏僻,不但消息相对闭塞,而且不处在重要的道路当口。也非什么战略要地,所以虞国与北宁当年几次在随州的战争,都没怎么影响到这里,因而这里倒是成了一些当时逃难之人的最佳避难之所。也是一座如同世外桃园一般的小县城。
任逍遥二人为了不被发现,也是专挑小道而行,虽然绕一些。但也还算安全。一路平安无事的终于到了阳县。
只见这阳县虽地处中原,但却也比那榕县大不了多少。城门口也没有什么专门的盘查,从进进出出的人来看,似乎人口倒是比榕县更多。
二人牵马进得城来,只见城里虽谈不上什么繁华,但也不算很冷清。
按照洪公公给的地址,二人也很快的便找到了洪公公所说的那座老宅。
这座宅子位于一条巷子靠里的位置,而那深灰色的大门上却是上着锁。上前一看,只见这锁虽然有些陈旧,但却并未生锈,可见也当是有人经常使用的。
在巷子对面的一户人家的大门是虚掩着的,按洪公公所说,那位替他看房的远亲就住在老宅的对面。
将马缰绳交给紫烟后,任逍遥来到这家人门前轻叩门环:“有人在家吗?”
没一会,那大门打开了。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妇人开门见着任逍遥和跟在他身后的紫烟不由的问道:“你找谁啊?”
“请问您是程婶吗?”
那老妇听罢点点头道:“我是啊!你们是……?”
“哦!程婶您好,我是洪捷的侄子,我叫洪山。是我叔父让我来的。”说着,任逍遥从怀里掏出洪公公的书信,和信封中装着的一张丝制手帕递经了程婶。
这程婶并不识字,可她却识得这块手帕。她拿起来看了看道:“对!这是洪捷的!”
随即便转身喊道:“老头子,家里来客人啦!”
跟着便拉开门道:“快进来,快进来!”
紫烟也忙将马匹栓在门外,跟着任逍遥一同进了程婶的小院里。这里,程婶的丈夫也从里屋听到喊声走了出来。
看着眼前这两个陌生的一男一女,程伯不由的问道:“他们是…。。?”
程婶满面笑容的说道:“这是洪家老大的儿子,洪山。这个姑娘是……!”
任逍遥正打算说这是他的表妹,那知紫烟却抢着说道:“程婶,我是公子的丫环,我叫柳紫烟!”
“哦!柳紫烟,这名字好!你看看,这大户人家的丫环都这么漂亮!”
程婶说着,又把信交给丈夫道:“你看看,这是洪捷来的信。看看都说了些什么。”
“好!我来看信,你快让他们坐啊!再倒点水来!”程伯也忙着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