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待平康帝表态,费光便立即反驳道:“乐大人!只要我们动作迅速,费将军便能快速的剿灭叛军。就算北宁来犯,我大军也就能很快的平叛回援。可如果一再拖延,待到北宁又来犯,而叛军尚未平定,那才真的是于我大虞不利了!”
“陛下!据臣所知,叛军如今总兵力也不过四万,不可能都集中于湘水一线。而我朝庭五万大军皆是精锐,如今战事不顺。臣认为还是费将军指挥不当所致,臣认为最好还是当请魏老将军出山,方能……!”
费光一听便火了,随即喝道:“乐大人!你这是在说费将军慌报军情吗?”
平康帝一见,这乐随虽然说的有些道理。可是又感觉有针对费光与费路之嫌,而费光也是他提拔任命的。于是想了想道:“增兵是必需的。别的就先别说了!朕现在问的是从那里调兵最合适!”
费光忙道:“从距离上来自,自然是从随州抽调一卫,再将建康那一卫抽调过去是最快的!至于北线嘛,当初北宁偷袭都未能成功。如今我们只要加强戒备,北宁人也难有机可趁。”
“那好!兵贵神速,就马上下令,调随州及建兵的兵马立即前往,听从费将军指挥平叛!”
退出同文阁,乐随不由的仰天长叹:“大虞危矣!”
从命令下达,由随州到达湘水前线,约需十余天。而建康过去则更远一些。至少也要十五至二十日。
此时的成王等人,也是加紧的招兵买马。扩充军力。而南康郡的定安王,在成王的游说之下,虽未立即答应。但也态度有所松动。成王也明白,他这是想再看看形势再动。对于定安王的态度也是在他的意料之中。不过成王明白,只要他们能在前线再打一两场胜仗,稳住了局势,那定安王必然会加入。
不过让他感到意外的是,桂州那边竟然进展十分顺利。当然,这也是在姬曲暗中推波助澜之下,桂州同意了加入他们联军。而且很快的便抽调了三千兵马前来支援。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新增兵马便已达到了一万多人。使得他们联军的总数已过五万。
于是成王便马上令林乐集结了一万兵马前去支援屠炯。
其实此时的屠炯也看出了德县这个目前的战略空缺之地。一但这里让朝庭给占领,那就切断了辰州与长沙的联系。而且以辰州目前的空虚,朝庭可轻易的分兵将其攻占。这样对于联军来说,那可是不小的打击啊!而且从战略态势上来说,也会变成两面受敌的处境。
就在他为此而忧心之时,林乐带着人马来了。屠炯一见,忙道:“世子,你即刻率军前往德县驻防。那里很可能是朝庭下一步的进攻重点。我这里有湘水相阻,一时问题倒是不大。同时我会让屠宏率五千人马在我们中间的桃山堡驻扎,以为侧应。
林乐一听,也是有些意外。他忙问道:“朝庭之军会去攻德县?”
屠炯忙给其分析之后说道:“你去德县后,便加固城防,多屯水粮。若是敌军来犯,你只需闭门坚守即可,切不可出城迎战。我自有破敌之法!”
林乐一听,也知事关重大。忙道:“那好,我立即便率军赶往德县!这里就交给将军了!”
清阳观的密室里,唐滨与慈安太后再度相见了。
唐滨先是向太后介绍了一下当前的形势后说道:“太后,现在朝庭与成王双方的大军已在湘水交战对峙近一个月了。据我所知,那康王又将随州与闽中镇在建康的各一卫也调往前线了。双方的决战应该很快了。而臣料定,最多在下个月初,或是月底,北宁大军必然南下。到时候,我大虞必然危机四伏。当然,这也是请大皇子出山的最佳时机。”
看着慈安太后还是没有说话,唐滨接着说道:“如果大皇子此时不出山,只怕我大虞真会有亡国之危。还请太后……!”
太后摆了摆手道:“我都知道了。只是纵然他此时出山,真的能够挽狂澜于即倒吗?”
唐滨摇了摇头道:“恕臣直言,臣并无十足的把握。但若任由事态如此发展下去,只怕大虞百年基业,只怕真的会就此……!若是大皇子此时出山,至少还有五成希望能收拾各方势力,重振我大虞啊!”
其实唐滨的眼光还是很准的,虽然此时北宁尚未南下。但他已看到了之后可能会发生的事,心中自然也是心急如焚。
太后沉思了许久才说道:“为了大虞,本宫同意了。只是他否愿意担此重任,还得看他自己。我们决不能用强逼迫之!”
唐滨一听,忙道:“那好,请太后放心。剩下的事由臣来安排,臣也决计不会强人所难的。现在时间紧迫,这样吧!十日之后,还是在这里。也请太后亲临,以为见证。同时,也该母子相认了。剩下的事由我来向大皇子说,不知太后意下如何?”
“行!那就有劳唐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