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修真小说 > 玉勾陈 > 第303章 宁国朝议

第303章 宁国朝议(2 / 2)

宁平帝一听一也来了兴趣。忙道:“大将军即已有良策,那便快快道来吧!”

“如果我们大军南下,进攻虞国。那么主要就三处可选。一是邓城、二是随州、三是淮州。邓城虽然地型最有利于我军展开,和骑兵的发挥。但邓城紧临景国,容易得到支援。且有虞国名将闻双坐阵,因而并非首选。其次是随州。随州虽有城关之险,但目前仅剩两卫兵马驻防,比较空虚。而且离郢都也最近,容易对其构成更大的威胁。但也正因为如此,一但随州吃紧,虞国很可能和叛军达成停战协议,从而抽调兵马回援。因为,此时若是叛军不答应的话,便会失掉人心。所以,随州也不是最佳选择!”

宁平帝听罢忙问道:“那以大将军之意,我们是由淮州进军最好了!可淮州一带,水网交错,并不利于我骑兵突袭和大军施展啊!”

“陛下!淮州虽有地型不利之处,但却有着诸多于我军有利的地方。首先是相比其余两镇,淮州离郢都最远。我军攻打淮州,不容易让虞国感受到立即有亡国之险。因而他们双方马上停战的可能性较小。其次,淮州虽然目前的兵马并未抽调。但随着楚州及建康的兵马都已抽去平叛。而闽中另两卫都远在闽中及会稽,不仅路途遥远,而且所能增援的兵力也已极为有限。最后嘛……!”

夏候缨停顿了一下后接着说道:“最后便是方才我提到的蚕食之策。由于我大宁目前国库也并不充盈,实际上能调动的兵力有限。所以急切之间发起灭国之战,也很困难,并且风险也大。因而臣认为,我们的第一步,便是先夺取淮州。淮州乃是虞国重要的粮产地,且十分富庶。拿下了淮州,两国的国力更是此消彼涨,差距加大。如有可能,还能逼迫虞国割让淮州,那就能以更小的代价达成此目的。无论是那种方式,一但拿下淮州,整个主动权便完全在我大宁的手中。一但他们内乱扩大到无法收拾之境地。我大军便可视情向西威逼郢都,也可向南取建康,攻会稽,拿下虞国东南之地。如此一来,那虞国灭亡,也就是时间问题了。如果他们内乱快速的结束。那我们据有了淮州,其东南之地,以及重镇楚州,都在我大宁随时可发动的攻击威胁之下、且随州也将会失去侧翼。一是他们防守难度更大。二来,我大宁可待休养生息一些时日。待国库充盈之时,便可依旧按以上两法,发起对虞国的进攻。无论先采用那种,他们都难以抵御了!”

听夏候缨说完,宁平帝点了点头,又朝丞相诸葛傅问道:“丞相意下如何呢?”

诸葛傅也是让夏候缨的战略分析所折服,于是忙道:“陛下!臣赞同大将军之言。如此行事,虽然看似缓慢一些。但却非常稳妥。并且,无论虞国的内乱如何发展,都对我们有利。臣无异议。”

又问了问众臣,都没异议了。于是宁平帝又向夏候缨问道:“那大将军认为当如何调兵,调派多少兵马呢?何人挂帅更为合适呢?另外需不需要让东莱也出兵配合呢?”

夏候缨忙道:“东莱经过上次淮州之战后,也算是元气大伤。不过出兵还是需要的,只是我们不要对他们抱太大希望,只需要他们能牵制一下驻淮东的敌军便可。领兵的人选嘛,臣以为曹彖将军最为合适。他常期驻防南线,又与虞国交手多次,经验丰富,且对于形和虞军都了解甚深。而兵力嘛,在不对朝庭造成太大负担的情况下,臣认为动用十三万人马即可。其中四万用于对随州发动佯攻。七万用于主攻淮州。另有两万做为后备机动。”

宁平帝听罢,点点头道:“嗯!很好!那就传旨,任曹彖将军为平南将军,总理南征事宜。另立即遣使去东莱,让其派兵协助我大军进攻淮州。巡安司加强虞国的军情,一但有何消息,当立即先报曹将军,以做应对之策,然后再奏报朝庭!”

当宁国开始调兵遣将之时,从随州与建康抽调的援军也已抵达湘水前线。

看着手里有了六万大军,而且全都是精锐的卫军。费路也是自我感觉意气风发的。于是升账下令,令楚州镇守使率军两万进军德县。待拿下德县后,便分兵攻取辰州。拿下辰州后,再与他的主力大军两面夹击,对叛军主力发起决战。当能一战而定!

其实一个多月前,他刚刚南下时,手里也有五万大军。若是当时便分兵一万或一万五千人去攻德县,取辰州的话。恐怕湘水一线早已攻破。甚至长沙都已被他们拿下了。可是现在随着成王、屠炯的兵力征招集结已逐步到位。这个最佳的时机已然错过了。

如今林乐已率军一万进驻了德县,并且对城防进行了大举的加固,又屯积了大量的粮草军械。

同时屠宏也率了五千精锐进驻了湘水与德县间的桃山堡。不但可以随时进行支援,而且还可出奇兵,袭攻德县敌军的粮道。同时,屠炯在湘水一线的兵力也补充到了两万三千人。而成王在长沙还有近万的精兵和新兵混编的人马在进行着紧张的集训。这批人,在需要之时,也可随时作为后援,进行增援。

可以说,现在朝庭的总兵力虽然已增加至了六万人。可成王这一方除去各地驻防的以外,在长沙至湘水、德县这一线上,也有近五万兵马了。兵力上,双方已是差距不大了。但朝庭的全为卫军,而他们这边的卫军只有两万人。所以战斗力上,朝庭又占有一定的上风。不过以主将的能力来说,费路却完全无法与屠炯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