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造手机。
1998年的手机在技术和功能上与现代智能手机有很大差距。
比如诺基亚5110。
是诺基亚在1998年推出的一款经典数字手机。
它采用了直板设计,外壳提供多种配色,具有时尚的外观。
其屏幕为单色液晶显示屏,显示效果清晰。
该手机的一大特色是内置了贪吃蛇等游戏,成为后世许多人的童年回忆。
此外,它还拥有长续航能力,电池待机时间较长,用户无需频繁充电。
凭借坚固耐用的品质、友好的用户界面和丰富的个性化选项,如可更换的外壳,这款手机迅速成为当时人们的热门选择,也为诺基亚在手机市场的领先地位奠定了基础。
1998年的手机整体上处于从传统功能手机向更智能、更便捷的移动设备过渡的阶段。
这一年,手机开始逐渐普及,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通讯工具,同时也为后续手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正是智能手机抢注专利抢钱的最好时期。
后世的智能手机专利大量注册主要集中在2007年至2014年左右。
2007年。
初代iphone在这一年发布,开启了移动互联网新时代,引发了行业变革,众多手机厂商开始加大在智能手机领域的研发和专利布局。
欧洲专利经营机构Ip在这一年从博世集团购买了一系列涉及手机技术的专利。
2008年。
安卓系统的第一款手机发布,安卓系统后来成为智能手机的主流操作系统之一,各大厂商基于安卓系统进行了大量的技术研发和专利申请。
同时,苹果公司也在不断改进iphone技术并申请相关专利。
2009年。
智能手机市场竞争逐渐激烈,各厂商为了在技术上占据优势,纷纷加大研发投入,专利申请量也随之增加。
中兴通讯在2009年12月16日申请了“一种cdA和GS双模数字移动通信终端”的发明专利。
2010-2014年。
智能手机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更多厂商涌入该领域,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包括屏幕技术、摄像头技术、处理器技术、通信技术等方面的创新,使得专利注册数量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
像华为、oppo、小米等国产手机品牌也在这一时期迅速崛起,加大了专利申请的力度。
以华为为例,2014年其消费者bG研发投入达12亿美元,截至2015年上半年,华为专利申请量总计76,687件,其中与终端相关的专利多达18,000件。
oppo从2009年开始积极在全球布局专利技术,到2019年国际专利申请排名已跃升至全球前五。
小米在2018年时,在中国大陆已经获得3600多项专利,还有10,900项专利正在受理中,海外有3500多项专利,并且有5800项专利处于受理中。
这些专利,现在通通都属于王扒皮了,造一艘星舰不说绰绰有余,但也够那批牛马使劲浪了,而且大头还是国家出的,王扒皮只是象征性的出一点边边角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