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明明和天师是一样的操作,但为何结果却相差如此之大!
而韩山童则是最疑惑的那个!
他看过兵书,知道天师的一系列操作都是兵书上最标准的操作步骤。
但也正因如此,他才更加疑惑。
明明自己也是按照兵书的步骤做的呀,怎么会差出这么多?
其实这件事说到底,并不能怪韩山童。
要怪应该怪古代的知识壁垒太过于厚重。
不管是为了防止底层人跨越阶级也好,还是为了让自己有口饭吃,所以才写得云里雾里。
又或者干脆是竹简写不下太多,纸这种东西太贵,所以才会惜字如金。
通常写书的人都只是写出一个纲目要领,告诉你该怎么做,但却不会详细讲述其中的准备与过程。
就比如眼下这种情况。
军队混乱无度,秩序崩溃,眼见就要分崩离析。
虽然在兵书上有解决办法,但却只是告诉你要整顿三军,休整兵丁。
这般只写答案不写过程的书籍,绝不是靠翻书自学就能够学得一身本领的。
没有老师详细教授,就是把书翻到烂——
也不过是纸上谈兵!
真遇到问题,那些看过的东西起不到半点作用。
而这也是为何古代文人络绎不绝,才子诗人争芳斗艳,杰出的武将却只在开国功臣之中,再往后便是青黄不接。
一个是没有仗打,无法实践。
一个是学不到真正的本领,待到上了战场,遇到问题胡乱指挥,便是自取灭亡。
朱远暼了暼已经看傻眼的众人。
他自然不可能把真本事教给对方,但基础一些的操作,让对方知道也无所谓。
乱世之中,第一支起义军的结局,通常都是已经注定的。
造反成功的几个前置条件是后勤,钱财,军备,招兵,武将,而这还只是人和。
天时与地利还没有算上。
没有几个绝世天才辅佐,又顶着如此大的名头,天时地利皆不占据,是不可能起义成功的。
见众人疑惑,朱远淡淡解释道:“军队里需要的是真正的人才,而不是混吃等死的废物。”
“命令需要有人传递下去,同时接到命令的人也要学会随机应变,去想该怎么完美的执行好此次的命令。”
“没有传令兵,只靠口口相传,语言不通的话,意思被曲解了怎么办?
或是一层层交代下去,有一层没有正常执行又该怎么办?”
“将不知兵,兵不知将。
管理混乱,上行下效。
前路不明,却只顾闷头赶路。
致使军心士气不稳,反而不去解决问题,竟妄图只靠奖励稳住大局。
尔等如此愚笨,只是在自取灭亡罢了。”
朱远一席话句句是在骂韩山童无能,明里暗里都是在讽刺他。
让他明明白白知道什么叫做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以此来讥讽对方,那自取灭亡还要祸害百姓的做法。
反观韩山童,虽然听出朱远是在骂他,气得脸红脖子粗,和个快要爆炸的火爆辣椒一样。
但错在他身上,朱远又的确是在教他,他就是再气也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还要违心地说上一句:“多谢天师教导,在下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