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没有看出这件事背后的深意,在场的梅采梦和冷依寒也同样没有察觉。
说到这里也只是解决了方才所说的第一个问题,至于如何应对有人借此事大做文章还没有明言。
其实,这两个问题本并非独立存在的,而是二者相互作用,若是实际问题没能得到及时解决,别有用心之人散播攻击朝廷、攻击皇帝的言论便会更能得到民众的认同。
反之,若是此番天灾对当地百姓造成的直接损失得以充分的补偿,同样再传出别有用心的言论,它在市井之间的影响力便会相对弱化许多。
不过,也并非解决了第一问题便可以彻底解决第二个问题,既然是借题发挥、趁机发难,那只要四月飘雪之事已经发生,便阻止不了相应流言的传播。
对此,梅采梦的意思是为彰显皇帝爱民如子,即日起皇帝及后宫妃嫔斋戒三月,则良辰吉日于含元殿祭天祈福,祈祷国家昌盛、万民安康。
在梅采梦所在的二十一世纪,人心愚昧都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在遥远的大唐便更是如此。
都言得民心者得天下,然而,所谓民心是最靠不住的,因为人心愚昧,最易受人蛊惑,最易摇摆不定。
所以,君权神授的封建王朝要懂得收买人心,彰显皇权尊贵,而梅采梦所处的“文明”时代,也在宣扬仁做主,进行思想控制。
事不宜迟,商议过后,李隆基御笔亲书由申王李元执天子剑,以朝廷之名亲临受灾州县,主持赈灾大局。同时诏令后宫嫔妃与皇帝一起斋戒三月,着太史局择良辰吉日祭天祈福。
次日,李元乘钦差銮驾启程离京,前往关内道下属州县,京畿道的灾情则有梅采梦亲自主持处理。
一切都进行的很顺利,并没有出现有任何地方因处置不当而激起民变的问题,不过,正如前面所言,这看得见的损失可以弥补,看不见的阴谋则很难扼杀。
该来的终于还是来了,半个月后,谣言从关内各地汇聚京城、东都,由从京师、东都二地辐射至其他州县。
天子无道,奸臣祸国,上苍怒之,天灾罚之。
昏君不废,奸臣不除,国将亡矣,民必苦矣。
谣言传至京城,人心惶惶,朝野震惊,李隆基闻之勃然大怒,命骆修文与杨钊分别彻查此事,查明者赏,未明者罚。
天子无道,奸臣祸国。这里的天子、奸臣指向何人不言而喻,幕后之人直接将矛头对准当今天子与当朝权相,用心之深可想而知。
虽说,明智之人都可以看得出此等流言明显是有人伺机生事,不具有任何可信度。
然而,这世上明智之人毕竟只是少数,更多的还是愚昧无知的庸人,而幕后之人想要蛊惑的便是那些没有自我,思想愚昧无知者。chap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