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在城楼上,看着阿琮柯的大军连同着思州的军队一同拔营退走了。木思不由的向任逍遥赞道:“任大人果真厉害啊!不费一兵一卒便让他们撤军了,让应州免除了一场战火之难,真是了不起啊!”
任逍遥笑道:“木大人过誉了。其实这也并非是我有多了不起,而是那阿琮柯的明智之举。当他了解到了这场变局的起因,以及当下的情况之后,他应该能够明白。这一仗再打下去是没有意义的。除了徒增双方的伤亡以外,不会有任何改变。而且我猜的不错的话,那雍氏已被他拿下押回建宁受审去了。”
“是啊!不管怎么说,能化解这次的危机,任大人都是我应州百姓和我木氏的大恩人。”
“木大人客气了,咱们也得好好准备一下。估计最多两日朝庭的援军就该到了。“
“嗯!任大人说的是,得好好犒劳一下!”
这一次应州之变,南中吃了一个哑巴亏,虽然南王心中不满。在将雍维岐及其党羽斩首之后,南王曾一度想调集重兵收复应、思二州,但却被阿琮柯给劝住了。
阿琮柯向南王道:“如今二州已归虞国,此消彼涨。若此时反攻,那根本没有胜算。一但失败,则国力大损,大王的威信也会动摇!甚至还有可能让别的土司有了不臣的想法。所以当务之急,还是当以雍氏为鉴,稳固各郡为上!待有时机之时,再考虑收复二州。”
而那一向与阿琮柯并不对付的大执政,由于这次雍氏的事也是由他主导的。虽然南王并没有直接降罪给他,但也看出南王心里有所不满。于是也跟着附和,赞同阿琮柯的劝告。于是南王收复二州之心,也只得是暂时收了起来。
而在郢都,当应州之变顺利化解之后,详嘉帝也是龙颜大悦。这可是他即位以来,第一次的开疆拓土啊。
于是立即召集重臣,商议对应、思州二州的布属。
最终决定,将应、思二州定为甲等州郡。思州将由朝庭直接派员接管,而应州则继续由木思任府尹,并加封木思为镇南候。考虑到当前主要的威胁还是在北边,而扩军计划尚未完成,在应、思地区单独设立一镇也不太可能,而且也没这个必要。
不过为了防止南王有复夺二郡之心。因此,单独设立一个应州卫!其中一半驻守思州,一半驻守应州。这样,待两州的募府军建制完毕之后,便有近两万的兵马,也当能够阻挡南中的进攻了。
同时还任命在应州之战中有功的木柘为应州卫副将军,率军驻防应州。并封木思之子木龙为应州司法参军。其余官员或将领,由地方提拔一部份或朝庭委派一部份。
而通过这次应州之变,也让详嘉帝更加的欣赏任逍遥的才能。也是格外的对他做出了封赏。加封任逍遥也靖南伯,其余有功人员也多有封赏。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又到了秋收的时节。由于榕县的道路早已修缮完毕,从应州、思州到桂州的商路也早就恢复。而且经历了短暂的冷却之后,与南中的商贸也恢复了起来。
昔日破败的榕县,已经完全恢复了当年的繁华。甚至比之前还更加热闹。
此时的任逍遥,一边在鼓励榕县及周两县的农户在保证田桑的同时,也因地治宜的让他们多种植水果。当然,他还得考虑销路和运输的问题。
于是在桂州和长沙建立一个类似于物流中心的想法便到了得尽快实施的阶段。
但他现在是朝庭的地方大员,并不能自己直接来做这事。可交给别人,他又不太放心。于是便让姬曲来做这事。
起初姬曲并不太愿意,但任逍遥告诉他,这是即利于百姓,又对他的身份有好处的事。
“你做为燕国的王子,长期待在虞国,本就容易让人猜疑。如今这个事由你来做,那么便有了合理的理由啊!特别是北宁人知道了以后,便会认为,你是在储位之争落败后,心灰意冷,便到了虞国从商了。而且从长远来看,你也有了安身立命的本钱啊!若是一直靠着身为王子的那些奉禄,一但燕国朝中有啥变固的话,今后咋办呢?”
姬曲听了他的劝告后,还是担心的说道:“可我从未做过这些事啊!我也不知道能否做的好。而且这事得花不少钱吧?我现在也没多少钱了。”
任逍遥笑道:“这个你不用担心,钱我这里还有,应该足够了。就当是我的投资嘛!而且这事不是你没做过,这世上也没人做过啊!都是慢慢摸索着学嘛。我相信你一定能做成,做好的!”
“那好吧!我就试试吧!不过师父可一定得帮我啊!”
“这个是自然的,而且我还会让南宫兄在《虞月刊》上给你做宣传。知道的人多了,这生意就更好做了!”
有了资金为底,再加上任逍遥本就是桂州知府,而他与成王的关系也不错。于是,桂州、长沙两地的中转货栈很快的便建立了起来。而任逍遥也给他的货栈起了一个比较现代的名字,叫做“通达物流”。